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储层研究

被引:52
作者
王兴志
张帆
蒋志斌
张金友
曾德铭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飞仙关组; 海槽; 储层; 控制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东北地区开江—梁平海槽两侧的飞仙关组储层有着明显的差异。海槽东北侧储层主要由次生孔隙发育的鲕粒白云岩组成,厚度大、分布广和质量好;海槽西南侧储层主要由次生孔隙欠发育的鲕粒灰岩构成,虽然厚度大、分布广,但质量较差,仅局部分布有良好的透镜状白云岩储层。这些储层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到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基础,决定了储层的大致分布范围,最有利于储层形成的沉积相带为台地边缘滩,多沿孤立台地边缘呈环带状或连陆台地呈带状分布;成岩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最有利于储层形成的成岩作用是混合水白云石化和埋藏溶解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及分布 [J].
曾伟 ;
黄先平 ;
杨雨 ;
王兴志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1) :19-22+139
[2]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储层中的埋藏溶蚀作用 [J].
曾伟 ;
黄先平 ;
杨雨 ;
王兴志 .
天然气工业, 2006, (11) :4-6+167
[3]   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蒸发台地沉积相 [J].
王一刚 ;
张静 ;
刘兴刚 ;
徐丹舟 ;
师晓蓉 ;
宋蜀筠 ;
文应初 .
古地理学报, 2005, (03) :357-371
[4]   川东北开江—梁平海槽发育对T1f鲕粒岩分布的控制 [J].
杨雨 ;
文应初 .
天然气工业, 2002, (S1) :30-32+10
[5]   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礁、滩特征与海平面变化 [J].
王兴志 ;
张帆 ;
马青 ;
杨满平 ;
王一刚 ;
文应初 ;
杨雨 ;
张静 .
沉积学报, 2002, (02) :249-254
[6]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研究与勘探潜力分析 [J].
冉隆辉 ;
陈更生 ;
张健 ;
杨雨 .
中国石油勘探, 2002, (01) :46-55+6
[7]   川东飞仙关组沉积相与鲕滩气藏的分布 [J].
杨雨 ;
王一刚 ;
文应初 ;
刘划一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1, (03) :18-21
[8]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形成条件研究 [J].
刘划一 ;
张静 ;
洪海涛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1, (02) :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