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M(1,1)模型群预测油田产油量

被引:8
作者
李德庆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GM(1,1)模型群; 灰色预测; 产油量预测; 等维新息GM(1,1)模型; 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8.05.016
中图分类号
TE151 [油气田测量];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针对预测时如何判断建模历史数据的稳定性和新的信息如何及时补充修正原预测模型,不断提高预测精度等问题,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等维新息GM(1,1)模型群,准确识别系统的稳定阶段,选择合理的建模数据,建立可靠的灰色模型,提高预测值的可信度;建立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群预测产油量,及时补充新息数据,约束灰平面的扩展,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中国东部某油田年产油量的建模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考察等维新息GM(1,1)模型群的后验差比和小误差概率的变化,可以判断系统的稳定和非稳定阶段,选择合理稳定的建模数据;采用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群预测产油量,提高了预测灰区间的白化度,随着灰参数的不断修正,模型预测精度不断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116 +1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灰理论基础.[M].邓聚龙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傅立编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3]  
灰色预测与决策.[M].邓聚龙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4]   油田不同趋势产油量的灰色拓扑预测 [J].
张新军 ;
李德庆 ;
陈月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2) :92-94+98+117
[5]   Weibull与HCZ预测模型在聚合物驱产油量预测中的应用 [J].
刘朝霞 ;
张禹坤 ;
蒋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6) :76-78+116
[6]   改进的灰色模型在油气成本预测中的应用 [J].
王宝毅 ;
张宝生 .
天然气工业, 2006, (08) :149-150+153+177
[7]   油田新井产量灰色预测方法研究 [J].
陈武 ;
钟水清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4, (04) :77-79+86
[8]   利用灰色理论预测油田开发指标 [J].
王海应 ;
张昌维 .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3) :27-31+86
[9]   用组合模型预测油田产油量 [J].
范海军 ;
陈月明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3) :57-58+7
[10]   石油产量的多层递阶预报 [J].
段玉波 ;
陈广义 ;
周毅平 .
石油学报, 1995, (02) :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