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的“金融失衡指数”:方法及在宏观审慎中的应用

被引:24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金融失衡指数; 系统性风险; 宏观审慎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金融危机和系统性风险形成过程中的典型事实,从经济主体行为和市场动态过程的角度构造新的"金融失衡指数"。对"金融失衡指数"在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的实践进行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指数不仅可以有效描述中国经济周期中的金融失衡现象,而且比传统的CPI、FCI、PMI等指数更为准确,也更为领先。实证分析和大量对比数据表明,"金融失衡指数"可以作为衡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良好指示器,并为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决策和参考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7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金融因素:若干认识误区 [J].
马勇 .
金融评论, 2012, 4 (03) :1-13+123
[2]   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工具与相关制度安排 [J].
陈雨露 ;
马勇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 (03) :5-15
[3]   泡沫、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一个周期分析框架 [J].
陈雨露 ;
马勇 .
金融监管研究, 2012, (01) :1-19
[4]   系统性金融风险:一个经典注释 [J].
马勇 .
金融评论, 2011, 3 (04) :1-17+123
[5]   货币政策与金融形势指数FCI:基于VAR的实证分析 [J].
封北麟 ;
王贵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1) :142-150
[6]  
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及其在东亚地区的运用 .2 庄巨忠. 中国金融出版社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