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东南缘志留系古油藏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24
作者
马文辛 [1 ]
刘树根 [1 ]
黄文明 [2 ]
张长俊 [1 ]
徐国盛 [1 ]
袁海锋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礁滩相; 志留系; 地球化学; 古油藏;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明确四川盆地周缘志留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通过地表地质和地下地质相结合,应用岩相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对四川盆地东南缘下志留统石牛栏组礁滩相沉积特征和古油藏进行了精确刻画和深入解剖,认识到石牛栏组由3个向上变浅的沉积旋回构成,其中第三个旋回在林滩场-良村-丁山构造一带发育有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沉积,礁滩相储层内部沥青发育,为礁滩型岩性古油藏,但古油藏分布较零星、规模较小,恢复古油藏量约为6.62×103t。古油藏的油源主要来自于震旦系古油藏原油逸散跨层充注,但可能存在志留系烃源岩的生烃充注。古油藏的形成和破坏过程如下:震旦系古油藏遭受破坏,原油充注到石牛栏组,形成古油藏(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持续深埋,原油裂解,形成古气藏(中侏罗世—中白垩世)—褶皱及快速隆升作用,古气藏遭受破坏(80 Ma至现今)。川东南地区志留系油气勘探前景不容乐观,而川东-渝东地区将是志留系最为有利的勘探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32 / 4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陆相页岩气突破和建产的有利目标——以四川盆地下侏罗统为例 [J].
何发岐 ;
朱彤 .
石油实验地质, 2012, 34 (03) :246-251
[2]   四川盆地二叠系烃源岩类型与生烃潜力 [J].
刘全有 ;
金之钧 ;
高波 ;
张殿伟 ;
徐美娥 ;
唐瑞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1) :10-18
[3]   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在川西深层致密砂岩气藏预测中的应用 [J].
叶泰然 ;
唐建明 ;
文雪康 ;
丁蔚楠 .
石油物探, 2011, (06) :558-564+527
[4]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 [J].
刘树根 ;
马文辛 ;
LUBA Jansa ;
黄文明 ;
曾祥亮 ;
张长俊 .
岩石学报, 2011, 27 (08) :2239-2252
[5]   四川盆地奥陶系油气勘探前景 [J].
黄文明 ;
刘树根 ;
马文辛 ;
王国芝 ;
张长俊 ;
曾祥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3) :461-473
[6]   川东南—鄂西渝东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勘探前景 [J].
黄文明 ;
刘树根 ;
马文辛 ;
王国芝 ;
曾祥亮 ;
王佳 .
地质通报, 2011, 30(Z1) (Z1) :364-371
[7]   鄂西渝东地区石柱复向斜志留系小河坝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 [J].
王勇 ;
施泽进 ;
刘亚伟 ;
汪健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1) :75-82+90
[8]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古油藏特征 [J].
黄文明 ;
刘树根 ;
马文辛 ;
张长俊 ;
魏全超 ;
宋光永 ;
曾祥亮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7 (06) :638-645
[9]   古油藏及其对天然气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进展 [J].
马文辛 ;
刘树根 ;
黄文明 .
地质科技情报, 2010, 29 (04) :89-99
[10]   四川盆地东南缘习水吼滩志留系古油藏特征 [J].
李双建 ;
周雁 ;
肖开华 ;
沃玉进 ;
汪新伟 ;
刘全有 .
石油学报, 2009, 30 (06) :849-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