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陆城市群的发展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被引:6
作者
戴荔珠 [1 ]
郑艳婷 [2 ]
薛凤旋 [3 ]
李贵才 [1 ]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3] 不详
[4]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学院
[5] 香港大学地理系
[6] 不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群; 长株潭; 内需; 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几个世纪以来城市群的发展都备受关注,其焦点也从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带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城市群。许多研究认为,全球化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沿海地区城市群形成的重要因素,如中国沿海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区域。然而,随着中国"发展内需"策略的提出,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在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规划和积极推动下,中国内陆地区出现了新的城市群。它们的发展特征和机制是否与沿海地区的城市群一致呢?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考察了内陆城市群的发展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该区域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增长结构转变和适度的城市化进程,反映出"自上而下"的政府强有力的指导。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认为相比于沿海地区"外力"对其城市化的驱动作用,国家"发展内需"策略下所产生的"内力"对中国内陆地区的城市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国内外城市开发区研究进展及启示 [J].
李朝旭 ;
蔡善柱 ;
陆林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5 (05) :477-485
[2]  
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中国分享第二波全球化红利的战略选择[J]. 刘志彪.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3]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J].
陈群元 ;
宋玉祥 .
经济地理, 2011, 31 (11) :1840-1844
[4]   湖南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以耒阳市东江工业园为例 [J].
贺胜兵 ;
周华蓉 ;
荣婉琪 ;
徐舒白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6 (01) :66-70
[5]   从转型发展看我国的城镇化战略 [J].
陈明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10) :1-8+14
[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 [J].
方创琳 .
经济地理, 2009, 29 (01) :19-25
[7]   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思考 [J].
苏昌贵 ;
魏晓 .
经济地理, 2006, (02) :207-210+215
[8]   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 [J].
吴启焰 .
人文地理, 1999, (01) :15-20
[9]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 [J].
崔功豪 ;
马润潮 .
地理学报, 1999, (02) :12-21
[10]   穗港澳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研究 [J].
阎小培 ;
郭建国 ;
胡宇冰 .
地理研究, 1997, (02)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