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夏季云南一次由MCC引发的致洪暴雨分析

被引:4
作者
黄慧君 [1 ,2 ]
钟爱华 [1 ,2 ]
李庆红 [1 ,2 ]
机构
[1] 大理州气象局
[2] 云南省季风与气象灾害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MCC; 暴雨; 诊断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卫星云图、常规天气资料及物理量场资料等,对2009年6月25日夜间到26日上午云南省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致洪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MCC从生成、持续到消亡长达10 h多,强降水出现在MCC进入成熟阶段.中尺度MCC发生发展于500 hPa四川东南部和云南东部的槽区,700 hPa切变线东南侧.云南上空总能量逐步增强,不稳定能量的积聚为中尺度MCC发展提供了重要能源.低层水汽条件较好,MCC发生区700 hPa湿度接近饱和,T-Td≤2℃,最大比湿达12 g/kg,为MCC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云南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形势逐渐加强,850~100 hPa大部都处于明显的上升运动区,为MCC的活动及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533 / 5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广西和贵州MCC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J].
井喜 ;
陈见 ;
胡春娟 ;
井宇 ;
屠妮妮 ;
王东海 ;
张人禾 .
高原气象, 2009, 28 (02) :335-351
[2]   黄土高原一次突发性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J].
刘勇 ;
杜川利 .
高原气象 , 2006, (02) :302-308
[3]   “20030816”云南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J].
张腾飞 ;
马联翔 ;
鲁亚斌 ;
周国莲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136-143
[4]   与低空急流相伴的暴雨天气诊断分析 [J].
许美玲 ;
段旭 ;
孙绩华 ;
杨向东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320-324
[5]   云南及其周边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时空分布特征 [J].
段旭 ;
张秀年 ;
许美玲 .
气象学报, 2004, (02) :243-250+257
[6]   低涡切变影响下云南强降水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J].
张腾飞 ;
鲁亚斌 ;
普贵明 .
气象, 2003, (12) :29-33
[7]   云南冷锋切变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及水汽输送特征 [J].
何华 ;
孙绩华 .
气象, 2003, (04) :48-52
[8]   “2002.6.30”滇中低涡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J].
郭荣芬 ;
鲁亚斌 .
气象, 2003, (02) :29-33
[9]   2001年5月云南罕见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 [J].
普贵明 ;
鲁亚斌 ;
海云莎 .
气象, 2002, (06) :48-51
[10]   云南初夏罕见暴雨天气的中尺度特征 [J].
许美玲 ;
段旭 ;
孙绩华 .
气象, 2002, (06) :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