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被引:13
作者
袁政文
何明喜
宋建华
古哲
杜建波
机构
[1] 西北大学
[2]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陕西西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4] 河南南阳 
关键词
下生上储; 晚期成藏; 二次成烃; 残留盆地; 周口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首先分析了周口坳陷原型沉积盆地先后遭受的3期挤压和2期张性改造特征;然后通过油源对比,确定了残留盆地两套主要烃源岩:即下白垩统和石炭—二叠系;并按照"建造与改造"、"破坏与保存"的关系,划分了残留盆地4种油气成藏单元,分析了残留盆地油气系统的演化,预测了残留盆地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和古潜山等3种油气聚集类型。作者强调,残留盆地热演化的不均衡性为二次成烃创造了一定条件,二次成烃的强度和范围受上覆层早第三纪断陷构造控制。因此,二次成烃和晚期成藏是残留盆地勘探的主攻方向。深入研究下生上储(古生新储和中生新储)的必要条件和晚期成藏的有利场所,才能找准残留盆地油气勘探的突破口。
引用
收藏
页码:679 / 6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含油气系统.[M].[美]L.B.马贡(L.B.Magoon);[美]W.G.道(W.G.Dow)主编;张刚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  
东秦岭(河南部分)新生代拉伸造山作用与盆岭伸展构造.[M].何明喜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3]   改造型含油气盆地类型及研究思路 [J].
王定一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19-23
[4]   改造盆地研究和油气评价的思路 [J].
刘池洋 ;
杨兴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11-14
[5]   盆地的改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张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38-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