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城镇化的道路交通影响因素识别及空间协同性解析

被引:33
作者
杨忍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交通优势度; 空间协同性; 乡村地理学;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51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路网数据,利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对中国县域城镇化率的道路交通影响及其空间耦合协同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县域低城镇化水平的县(区)主要集中在传统农区、集中连片贫困山区、高寒经济欠发达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源空间上的错位,致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倒挂,异地城市化特征显著;(2)中国县(区)道路交通优势度宏观上呈现出东西部区域差异和交通枢纽与外围区域的差异,"点—轴"地域结构特征显著,县域道路交通优势度数值呈现偏正态分布;(3)道路交通是城镇间和城镇与区域间联系的核心纽带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传输廊道,开放式的道路系统增强了农村生产要素非农化转型的市场可介入性,对县域城镇化发展有积极作用。高速公路出口、火车站的布局对城镇化影响和带动农村要素非农化作用较为明显;(4)中国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城镇化率耦合协调度分级分布为偏正态分布,城镇化发展与交通优势度相互影响显著,呈一定的双向耦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06 / 8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21]   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开发与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构 [J].
刘盛和 ;
兰肖雄 ;
樊杰 .
地理研究, 2012, 31 (08) :1365-1374
[22]   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评价——以安徽省为例 [J].
沈惊宏 ;
陆玉麒 ;
兰小机 ;
刘德儿 .
地理研究, 2012, 31 (07) :1280-1293
[23]   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对湖北省79个县域的定量分析 [J].
刘传明 ;
曾菊新 .
地理研究, 2011, 30 (12) :2209-2221
[24]   海南省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 [J].
黄晓燕 ;
曹小曙 ;
李涛 .
地理研究, 2011, 30 (06) :985-999
[25]   新疆塔河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 [J].
李雪梅 ;
张小雷 ;
杜宏茹 .
地理研究, 2011, 30 (02) :348-358
[26]   新疆城镇发展与交通可达性相互影响 [J].
朱兵 ;
张小雷 ;
桂东伟 ;
雷军 ;
董雯 ;
王伯礼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0) :1239-1248
[27]   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扩张和土地利用控制 [J].
戴均良 ;
高晓路 ;
杜守帅 .
地理研究, 2010, 29 (10) :1822-1832
[28]   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若干规律的探索——以苏州市为例 [J].
姚士谋 ;
陈爽 ;
吴建楠 ;
张越 ;
陈振光 .
地理科学, 2009, 29 (01) :15-21
[29]   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 [J].
金凤君 ;
王成金 ;
李秀伟 .
地理学报, 2008, (08) :787-798
[30]   新疆交通可达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J].
刘海隆 ;
包安明 ;
陈曦 ;
张小雷 ;
张进英 .
地理学报, 2008, (04) :42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