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道相关海域科学考察研究进展

被引:21
作者
何剑锋 [1 ]
吴荣荣 [1 ]
张芳 [1 ]
王勇 [2 ]
俞勇 [1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2]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关键词
北极航道; 考察研究; 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1 [海洋调查与观测];
学科分类号
0816 ;
摘要
中国从1999年开始至今已实施了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对白令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加拿大海盆和马卡若夫海盆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全球变化致使北冰洋夏季海冰覆盖面积不断减少,导致冰期以来北极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的首次同时开通。北极航道集中在陆架区,不仅是海冰变化最为显著的海域,同时也是陆地-北冰洋相互作用最为显著的区域,对北冰洋区域气候、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和当地土著居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北极航道关键海域近年来国际相关科学考察进行了总结,对科学考察背后的各国北极策略进行分析,并从科学需求的角度对今后中国北极科学考察中针对北极航道相关海域应开展的科学考察与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北极航道海运网络的国家权益格局复杂特征研究附视频 [J].
李振福 ;
李亚军 ;
孙建平 .
极地研究, 2011, (02) :122-127
[2]   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安全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J].
夏立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 (01) :122-133+158
[3]   论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非传统安全的影响 [J].
潘敏 ;
周燚栋 .
极地研究, 2010, 22 (04) :415-422
[4]   北极加速变暖条件下西北航道的海冰分布变化特征 [J].
苏洁 ;
徐栋 ;
赵进平 ;
李翔 .
极地研究, 2010, 22 (02) :104-124
[5]   北极环境治理中的软法因素:以北极环境保护战略为例 [J].
董跃 ;
陈奕彤 ;
李升成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1) :17-22
[6]   近30年北极海冰异常变化趋势 [J].
张璐 ;
张占海 ;
李群 ;
吴辉碇 .
极地研究, 2009, 21 (04) :344-352
[7]  
A sea ice free summer Arctic within 30 years?[J] . Wang, Muyin,Overland, James E..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2009 (7)
[8]  
http:∥www.alaskadispatch.com/article/northwest-passage-too-small-compete-northern-sea?page=fu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