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与能源强度收敛性

被引:6
作者
王春宝
陈迅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转移; 产权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 能源强度收敛性;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17.04.007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121.3 [产业结构]; F42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2002-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对能源强度收敛性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我国省份间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收敛性且收敛速度达到每年2.1%至2.3%,产业转移推进了产值的空间重构,建筑业的跨区转入、技术进步、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比的下降具有减缓能源强度增长率的作用。在通过技术进步提升各区域能源消耗效率的同时,需将产业转移和产权结构的相关政策调控纳入能源强度宏观调控的统一框架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中国地区能源强度与经济的同步收敛性研究 [J].
陈迅 ;
王春宝 ;
张勇 ;
蒲勇健 .
管理工程学报, 2016, 30 (03) :216-223
[2]   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J].
张勇 ;
蒲勇健 .
产业经济研究, 2015, (02) :15-22+67
[3]   空间效应和产业转移双重视角下的我国区域能源效率收敛性分析 [J].
潘雄锋 ;
刘清 ;
张维维 .
管理评论, 2014, 26 (05) :23-29
[4]   我国能源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特征分析 [J].
周明磊 ;
陈德金 ;
任荣明 .
统计与决策, 2012, (21) :130-134
[5]   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 [J].
刘红光 ;
刘卫东 ;
刘志高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79-88
[6]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能源制约 [J].
周明磊 ;
任荣明 .
中国科技论坛, 2011, (02) :105-111
[7]  
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 张公嵬,梁琦.产业经济评论. 2010(03)
[8]   我国能源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吴琦 ;
武春友 .
科研管理, 2010, 31 (05) :164-171
[9]   能源效率的七类测度指标及其测度方法 [J].
魏一鸣 ;
廖华 .
中国软科学, 2010, (01) :128-137
[10]   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 [J].
蔡昉 ;
王德文 ;
曲玥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