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众智能价值观的现状评估与引领研究——基于2020年智能技术的热点舆情分析

被引:5
作者
林嘉琳 [1 ]
师文 [2 ]
陈昌凤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清华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智能价值观; 智能伦理; 智能舆情; 传播伦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本研究基于人工智能价值观的三个热点议题,从2020年发生的热点智能技术舆情事件中筛选各自的代表性案例,通过考察新闻媒体、意见领袖、普通公众三类用户对相关事件的认知及价值观,探究我国公众的智能价值观及其引领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公众关切智能带来的价值观困扰,人的主体性是公众最为关注的价值,公众表现出技术运用中人本精神的敏觉;三类用户对同一事件存在认知理解与价值判断的差异;就事论事的普通公众处于舆情的最低层级,善于提炼议题的意见领袖在舆情中发挥了较大影响,新闻媒体在这类事件中以雷同的方式陈述事实,并未积极引领舆论。本文对智能时代的价值观引领提出建议,希望能为技术发展和新技术环境下人类价值观的建构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智能时代下中国主流政治价值观传播:模式、挑战与引领路径 [J].
耿旭 ;
刘华云 .
贵州社会科学, 2020, (08) :11-18
[2]   “健康码”与老年人的数字化生存 [J].
彭兰 .
现代视听, 2020, (06) :1-1
[3]   改革开放以来信息价值观研究及智能时代的新课题 [J].
陈昌凤 ;
陈晓静 .
中国编辑, 2019, (08) :27-31
[4]   算法偏见及其规制路径研究 [J].
刘友华 .
法学杂志, 2019, 40 (06) :55-66
[6]   人工智能的自主性与责任 [J].
邬桑 .
哲学分析, 2018, 9 (04) :125-134+198
[7]   新闻生产中的算法风险:成因、类型与对策 [J].
张超 .
中国出版, 2018, (13) :38-42
[8]   个人隐私数据“二次使用”中的边界 [J].
顾理平 ;
杨苗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 (09) :75-86+128
[9]   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 [J].
王利明 .
现代法学, 2013, 35 (04) :62-72
[10]   人格权法的发展与完善——以人格尊严的保护为视角 [J].
王利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30 (04) :16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