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塬堡全新世黄土剖面有机质碳同位素的气候记录
被引:12
作者:

何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

秦大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

任贾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

李凤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实验室 北京
[4] 甘肃兰州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全新世;
古土壤;
碳同位素;
气候变化;
甘肃省;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4.02.010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对甘肃临夏塬堡全新世黄土剖面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的分析表明,δ13C变化范围在-28.23‰~-25.19‰之间,平均值为-26.88‰。结合该剖面孢粉以及地层研究结果,观察到在温暖湿润气候期间,δ13C表现为高值,而在干燥寒冷期间,δ13C表现为低值,这较好地反映了该地区全新世气候演化的历史。结合其他研究,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全新世地表植被中草本植物C3和C4植物比例的变化是引起土壤有机质δ13C变化的直接原因,由于气候变化引起了地表植被类型的改变,古土壤中有机质δ13C发生了变化。对比塬堡剖面与西安、旬邑剖面土壤有机质的δ13C,观察到西安和旬邑两剖面的δ13C平均值要高于塬堡剖面约5‰左右,这是由于全新世期间两地气候的暖湿程度要高于临夏地区,地表植被中喜暖湿气候的C4植物比例较高,导致土壤有机质δ13C增大。因此δ13C是研究古气候变化的一个较好的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黄土高原现代土壤和古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对植被的响应
[J].
刘卫国
;
宁有丰
;
安芷生
;
鹿化煜
;
曹蕴宁
;
吴振海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0)
:830-836

刘卫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研究所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陕西杨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安芷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研究所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陕西杨陵

鹿化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研究所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陕西杨陵

曹蕴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研究所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陕西杨陵

吴振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研究所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陕西杨陵
[2]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的草原植被景观:来自分子化石的证据
[J].
谢树成
;
王志远
;
王红梅
;
陈发虎
;
安成邦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1)
:28-35

谢树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地理系,兰州大学地理系武汉 ,武汉 ,武汉 ,兰州 ,兰州

王志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地理系,兰州大学地理系武汉 ,武汉 ,武汉 ,兰州 ,兰州

王红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地理系,兰州大学地理系武汉 ,武汉 ,武汉 ,兰州 ,兰州

陈发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地理系,兰州大学地理系武汉 ,武汉 ,武汉 ,兰州 ,兰州

安成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地理系,兰州大学地理系武汉 ,武汉 ,武汉 ,兰州 ,兰州
[3]
西藏洞错发现全新世第一次冷期的证据
[J].
魏乐军
;
郑绵平
;
蔡克勤
.
地学前缘,
2000, (02)
:508-508

魏乐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郑绵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蔡克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南部植被演替的植物硅酸体记录
[J].
吕厚远
;
刘东生
;
吴乃琴
;
韩家
;
郭正堂
.
第四纪研究,
1999, (04)
:336-34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吴乃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正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6]
陕西渭南黄土剖面系列链烃化合物的分布与古气候意义
[J].
颜备战
;
贾蓉芬
;
胡凯
.
地球化学,
1998, (02)
:180-186

颜备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贾蓉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古里雅冰芯中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变化记录研究
[J].
姚檀栋
;
施雅风
;
秦大河
;
焦克勤
;
杨志红
;
田立德
;
L.G.Thompson
;
E.Mosley-Thompso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5)
:447-452

姚檀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OH,USA,OH,USA

施雅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OH,USA,OH,USA

秦大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OH,USA,OH,USA

焦克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OH,USA,OH,USA

杨志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OH,USA,OH,USA

田立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OH,USA,OH,USA

L.G.Thompso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OH,USA,OH,USA

E.Mosley-Thompso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ByrdPolarResearchCenter,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OH,USA,OH,USA
[8]
甘肃临夏盆地新生代地层绝对年代测定与划分
[J].
方小敏
;
李吉均
;
朱俊杰
;
陈怀录
;
曹继秀
.
科学通报,
1997, (14)
:1457-1471

方小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

李吉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怀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

曹继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
[9]
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剖面地球化学指标所反映的古气候变化
[J].
文启忠,刁桂仪,贾蓉芬,孙继敏,周厚云
.
地球化学,
1996, (06)
:529-535

文启忠,刁桂仪,贾蓉芬,孙继敏,周厚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0]
甘肃葫芦河流域中全新世环境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J].
莫多闻,李非,李水城,孔昭宸
.
地理学报,
1996, (01)
:59-69

莫多闻,李非,李水城,孔昭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系,北京大学考古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