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层表及说明书的特点与主要进展

被引:80
作者
王泽九 [1 ]
黄枝高 [2 ]
姚建新 [2 ]
马秀兰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 地层表; 特点; 主要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地层表及说明书》由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中国地层学家编制。《中国地层表及说明书》建立了中国年代地层系统与国际年代地层系统之间的精确对比关系;充分反映了各地质时期岩石地层的展布状况,各地质历史阶段的地质年龄、生物地层序列(列数列各阶期的主导化石门类的组合序列)、磁性地层、地质事件及海平面升降等的变化特征;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对中、新元古代、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等的地层划分方案做了一些重要调整;为使阶名与组名尽量不重名,对中生代和部分古生代阶名进行了重新命名。该表是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全国统一多重地层表,对了解中国地层发育整体情况,进行国内、外和大区域的地层对比研究,开展地学研究、地质教学、地质调查工作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中国地层表》在第三十四届国际地质大会和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上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高度重视和一致好评,部分成果已经在地质调查和中国区域地质志编制中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71 / 2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J]. 地球学报, 2014, 35 (01) : 1 - 5
  • [2] Qingbaikouan and Crygenian in South China:Constraints by SHRIMP Zircon U-Pb dating[J]. GAO Linzhi,DING Xiaozhong,YIN Chongyu,ZHANG Chuanheng,Frank R. ETTENSOHN.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3(06)
  • [3] 中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表的修正——锆石U-Pb年龄对年代地层的制约
    高林志
    丁孝忠
    庞维华
    张传恒
    [J]. 地层学杂志, 2011, (01) : 1 - 7
  • [4] 中国晚前寒武纪年表和年代地层序列
    高林志
    丁孝忠
    曹茜
    张传恒
    [J]. 中国地质, 2010, 37 (04) : 1014 - 1020
  • [5] Reclassification of the Meso- and Neoproterozoic Chronostratigraphy of North China by SHRIMP Zircon Ages[J]. GAO Linzhi1, ZHANG Chuanheng2, LIU Pengju1, TANG Feng1, SONG Biao1, 3 and DING Xiaozhong1 1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2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3 Beijing SHRIMP Center, Beijing 100037, China.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9(06)
  • [6] 侵入下马岭组的基性岩床的锆石和斜锆石U-Pb精确定年——对华北中元古界地层划分方案的制约
    李怀坤
    陆松年
    李惠民
    孙立新
    相振群
    耿建珍
    周红英
    [J]. 地质通报, 2009, 28 (10) : 1396 - 1404
  • [7] 华南新的寒武纪生物地层序列和年代地层系统
    彭善池
    [J]. 科学通报, 2009, (18) : 2691 - 2698
  • [8] 华北—江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格架的再认识
    高林志
    张传恒
    刘鹏举
    丁孝忠
    王自强
    张彦杰
    [J]. 地球学报, 2009, 30 (04) : 433 - 446
  • [9] Mesoproterozoic age for Xiamaling Formation in North China Plate indicated by zircon SHRIMP dating[J]. GAO LinZhi1↑, ZHANG ChuanHeng2, SHI XiaoYing2, SONG Biao1,3, WANG ZiQiang2 & LIU YaoMing2 1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2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3 Beijing SHRIMP Center, Beijing 100037,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8(17)
  • [10] 华南寒武系年代地层系统的修订及相关问题
    彭善池
    [J]. 地层学杂志, 2008, (03) : 239 -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