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整体推进论纲

被引:46
作者
王全兴 [1 ]
谢天长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2] 福建警察学院
关键词
劳动法; 劳动关系; 协调机制;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2.03.003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基于企业的本质和劳动关系的外部性,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具有多维性,其基本框架一般由政府干预、单个劳动关系协调、集体劳动关系协调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等构成。其中,集体劳动关系协调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介于政府干预与单个劳动关系协调之间的社会中间层协调机制;政府干预与单个劳动关系协调既直接互动,又通过社会中间层协调机制而间接互动。我国现行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在整体上是"强资本与弱劳动+强政府与弱社会"的残缺结构,并且各个组成部分都存在不足。为此,应当加强社会中间层协调机制,并优化政府干预和单个劳动关系协调,从而在整体上推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形成"强资本与弱劳动+有限政府与强社会"的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工殇者.[M].李真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孙立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  
经济增长理论.[M].(英)阿瑟·刘易斯(W.ArthurLewis)著;周师铭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4]   农民工市民化:现实困境与权益实现 [J].
汤云龙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1, 13 (05) :34-41
[6]   专家谈:劳动基准问题 [J].
王全兴 ;
沈同仙 ;
冯彦君 ;
王文珍 .
中国劳动, 2011, (05) :6-10
[7]   全球化与劳动的非正式化——韩国工会运动与社会运动 [J].
辛匡容 ;
郭懋安 .
国外理论动态, 2011, (05) :31-39
[8]   当前我国社会法若干问题的思考附视频 [J].
王全兴 .
阅江学刊, 2011, (02) :13-22
[9]   富士康“连跳门”拷问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分析对策 [J].
陈小曼 .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0, (07) :23-25
[10]   经济罢工权立法的探讨 [J].
胡星斗 .
学术界, 2010, (06) :84-8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