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气温多尺度分析和热岛效应

被引:15
作者
张健 [1 ]
章新平 [1 ]
王晓云 [2 ]
张剑明 [1 ]
刘燚 [1 ]
肖艳 [1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青岛市气象局
关键词
北京地区; 气温变化; 突变分析; 热岛效应;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0.01.011
中图分类号
P423.3 [地面温度变化];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以北京地区20个气象观测站47年(1960-2006年)逐日的平均气温记录为基础,利用线性倾向估计、突变分析、小波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北京地区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热岛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47年来北京地区年平均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7年滑动平均曲线表明这种上升趋势近年来稍有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四季热岛效应的时间和空间均有差异。冬季热岛效应比夏季强,但夏季热岛效应呈现出多中心的现象。小波分析表明热岛强度存在3个周期变化。在25a左右的尺度上,进入21世纪春季和冬季相对较弱,夏季和秋季较强。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阿拉善荒漠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J].
韩海涛 ;
胡文超 ;
司建华 ;
张凯 .
中国农业气象, 2008, (02) :139-142+201
[2]   1960—2005年湖南省降水的变化 [J].
张剑明 ;
黎祖贤 ;
章新平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2) :101-105
[3]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 [J].
张玲 ;
徐宗学 ;
阮本清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5) :746-755
[4]   近55年中国大陆气温突变的区域特征和季节特征 [J].
向辽元 ;
.
气象, 2006, (06) :44-47
[5]   近50年我国日平均气温的气候变化 [J].
于淑秋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6) :787-793
[6]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J].
任国玉 ;
郭军 ;
徐铭志 ;
初子莹 ;
张莉 ;
邹旭凯 ;
李庆祥 ;
刘小宁 .
气象学报, 2005, (06) :942-956
[7]   石家庄地区气温变化和热岛效应分析 [J].
刘学锋 ;
阮新 ;
谷永利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5) :11-14
[8]   北京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和热岛效应 [J].
林学椿 ;
于淑秋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1) :39-45
[9]   我国近百年气温的非趋势波动分析 [J].
江田汉 .
气象科学, 2004, (02) :199-204
[10]   青藏高原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 [J].
王堰 ;
李雄 ;
缪启龙 .
干旱区地理, 2004, (01) :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