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重污染期间大气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35
作者
高文康 [1 ,2 ]
唐贵谦 [2 ]
姚青 [3 ]
刘子锐 [2 ]
王辉 [1 ]
王跃思 [2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天津; 重污染; 大气污染物; 垂直分布;
D O I
10.13198/j.res.2012.07.4.gaowk.005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天津气象局255 m铁塔垂直4层观测平台(高度分别为3、40、120和220 m),对各层大气中的NOx、O3、SO2浓度(均以φ计)和PM2.5浓度(以ρ计)进行了连续观测,结合同步气象要素分析了2010年10月3—11日天津发生的一次重污染事件.结果表明:在此次重污染事件期间,一次及二次污染物浓度的垂直梯度变化差异显著,φ(NO)、φ(NO2)和ρ(PM2.5)随高度上升而降低,φ(NO)在3~120和120~220 m的递减率分别为58.0%和8.5%,ρ(PM2.5)在3~220 m递减率为13.0%;而φ(O3)和φ(SO2)平均值却随高度的上升而增加,其中φ(O3)在3~40、40~120和120~220 m的增长率分别为108.0%、19.1%和56.4%,φ(SO2)在3~220 m的增长率为25.0%.NOx主要来源于局地近地面污染源的排放;SO2主要来源于高架点源的排放,O3则来源于局地光化学过程积累;PM2.5受局地排放源和光化学过程的双重影响,垂直梯度变化最不显著.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使以局地排放为主的污染物积累升高及其伴随的光化学反应造成了天津此次重污染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731 / 7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天津市PM10,PM2.5和PM1连续在线观测分析[J]. 黄鹤,蔡子颖,韩素芹,姚青,吴彬贵.环境科学研究. 2011(08)
[2]   天津市环境空气中细粒子的污染特征与来源 [J].
李伟芳 ;
白志鹏 ;
史建武 ;
刘爱霞 .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04) :394-400
[3]   天津城区大雾过程近地面层特征研究 [J].
吴彬贵 ;
张宏升 ;
张长春 ;
朱好 ;
王兆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0, 15 (02) :179-190
[4]  
天津市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污染及防治策略[J]. 秦保平,陈魁,董海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0 (01)
[5]   Vertical Observations and Analysis of PM2.5,O3,and NOx at Beijing and Tianjin from Towers during Summer and Autumn 2006 [J].
孙扬 ;
王跃思 ;
张长春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 27 (01) :123-136
[6]   天津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特征 [J].
黄鹤 ;
孙玫玲 ;
刘爱霞 ;
张长春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12) :2478-2483
[7]   天津夏季低层大气O3和NO2浓度垂直分布 [J].
黄鹤 ;
姚青 ;
张文煜 ;
田雪娇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3) :315-320
[8]   采暖对天津近地层PM2.5污染特征的影响 [J].
姚青 ;
张长春 ;
孙玫玲 ;
黄鹤 .
生态环境, 2008, (04) :1433-1437
[9]   北京大气中常规污染物的垂直分布特征 [J].
马志强 ;
王跃思 ;
孙扬 ;
吉东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5) :1-6
[10]   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方法研究 [J].
王跃思 ;
孙扬 ;
徐新 ;
修天阳 ;
王迎红 .
环境科学, 2005, (04)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