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方式下韭菜迟眼蕈蚊发生为害规律的研究

被引:44
作者
党志红
董建臻
高占林
贾海民
张克锦
潘文亮
机构
[1] 河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种植方式; 生物学; 韭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6.33 [葱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韭菜迟眼蕈蚊 (BradysiaodoriphagaYangetZhang)是为害韭菜、葱、蒜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研究明确了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韭菜露地栽培和温棚栽培方式下 ,韭菜迟眼蕈蚊不同的发生、为害规律。露地栽培韭菜田中 ,韭蛆 1年发生 5代 ,为害高峰为春、秋两季 ;温棚栽培韭菜田中 ,1年发生 6代 ,冬季扣棚以后是该虫为害高峰 ,而掀棚后从春季到秋季养茬这段时间 ,成虫和幼虫发生量很小 ,为害极轻。韭菜迟眼蕈蚊的发育速度及年发生代数主要受温度影响 ,而土壤湿度是决定其发生数量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