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蒸散对比研究

被引:26
作者
吴锦奎 [1 ,2 ]
陈军武 [3 ]
吴灏 [2 ]
张世强 [1 ,2 ]
高明杰 [2 ]
秦彧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蒸散; 涡度相关法; 波文比; 小型蒸渗仪; 高寒草甸; 疏勒河流域;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3.01.015
中图分类号
S812.1 [草原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利用疏勒河上游草地综合观测点2011年草甸主要生长季节的观测资料,应用小型蒸渗仪法(ML)、涡动相关法(EC)、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REB)对高寒草甸的蒸散量进行估算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观测期间涡度相关法与能量平衡法所测定结果存在能量不闭合现象,能量平衡闭合度0.84;波文比法估算的蒸散量为270.6 mm,比蒸渗仪法测定结果(238.9 mm)高13%,比涡度相关法结果(236.1 mm)高出15%。3种方法估算结果均有较好相关性。涡度相关法可能低估蒸散量,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蒸散量有所高估。考虑到蒸散估算精度和连续性观测等方面,涡度相关法更具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滹沱河上游山区近50年蒸散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J].
张瑞钢 ;
莫兴国 ;
林忠辉 .
地理科学, 2012, 32 (05) :628-634
[2]   黄土高原陆地表层作物生长季最大可能蒸散量的变化特征 [J].
姚玉璧 ;
王润元 ;
杨金虎 ;
陆登荣 ;
肖国举 ;
王洋 ;
刘林春 .
地理科学, 2011, 31 (08) :989-995
[3]   蒸散发观测研究进展及绿洲蒸散研究展望 [J].
赵文智 ;
吉喜斌 ;
刘鹄 .
干旱区研究, 2011, 28 (03) :463-470
[4]   陆面蒸散量观测方法比较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张强 ;
张之贤 ;
问晓梅 ;
王胜 .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05) :538-547
[5]   近48年青藏高原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王传辉 ;
周顺武 ;
唐晓萍 ;
吴萍 .
地理科学, 2011, 31 (04) :470-477
[6]   基于GAME-Tibet IOP的青藏高原蒸散研究 [J].
张小磊 ;
杨梅学 .
地理科学, 2010, 30 (06) :929-935
[7]   波文比仪与蒸渗仪测定作物蒸发蒸腾量对比 [J].
强小嫚 ;
蔡焕杰 ;
王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2) :12-17
[8]   西藏高原高寒草甸能量平衡闭合研究 [J].
李泉 ;
张宪洲 ;
石培礼 ;
何永涛 ;
徐玲玲 ;
孙维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3) :391-399
[9]   三种方法测定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蒸散比较 [J].
戚培同 ;
古松 ;
唐艳鸿 ;
杜明远 ;
吴力博 ;
赵亮 .
生态学报, 2008, (01) :202-211
[10]  
中国通量观测网络(ChinaFLUX)能量平衡闭合状况的评价[J]. 李正泉,于贵瑞,温学发,张雷明,任传友,伏玉玲.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