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养机制创新
被引:1
作者
:
汤玉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大学
汤玉权
机构
:
[1]
广西大学
来源
:
阅江学刊
|
2010年
/ 04期
关键词
: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型农民;
农村人力资源;
培养机制;
D O I
:
10.13878/j.cnki.yjxk.2010.04.024
中图分类号
:
G725 [农民业余教育];
学科分类号
:
040107 ;
摘要
:
培养新型农民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稳定的社会基础,有力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当前,我国在农民培养机制上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如培养投入机制不均衡、培养机制不合理、缺乏培养的学习联动互动、跟踪反馈机制等等。为此,应从创新农民培养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机制、形成资源整合机制、建立农民的联系互动机制等方面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新型农民培养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以四川成都为例的实证分析
[J].
张白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张白鸽
.
农村经济,
2009,
(01)
:114
-117
[2]
试论新型农民培养的途径
[J].
陈良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陈良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大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纯阳
.
湖南农业科学,
2008,
(03)
:175
-178
[3]
新型农民的组织培养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阿娜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55
-58
[4]
组织经济学[M]. 华夏出版社 , (荷)塞特斯·杜玛(SytseDouma),(荷)海因·斯赖德(HeinSchreuder)著, 2006
←
1
→
共 4 条
[1]
新型农民培养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以四川成都为例的实证分析
[J].
张白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张白鸽
.
农村经济,
2009,
(01)
:114
-117
[2]
试论新型农民培养的途径
[J].
陈良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陈良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大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纯阳
.
湖南农业科学,
2008,
(03)
:175
-178
[3]
新型农民的组织培养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阿娜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55
-58
[4]
组织经济学[M]. 华夏出版社 , (荷)塞特斯·杜玛(SytseDouma),(荷)海因·斯赖德(HeinSchreuder)著, 20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