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措施对稻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刘仁君 [1 ,2 ]
曹彦圣 [1 ,2 ]
田玉华 [1 ]
尹斌 [1 ]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水稻土; 氮矿化; 固定; 淹水培养;
D O I
10.13758/j.cnki.tr.2012.03.011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集田间通过不同施肥处理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采用淹水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土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加氮肥和饼肥能提高土壤的氮矿化能力;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采用新型施肥措施,氮肥+木质素、一次施用的水稻缓释肥、氮肥+有机碳源均降低土壤的氮矿化作用,其中氮肥+有机碳源处理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土壤全氮增加了16.7%,但淹水培养期间土壤的氮矿化量却减少了18.5%,这一结果说明,采用这些新型施肥措施有利于增加土壤对氮的固持,降低氮素向环境损失的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389 / 3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添加葡萄糖对不同肥力红壤性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J].
贾俊仙 ;
李忠佩 ;
车玉萍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08) :1617-1624
[2]   长期施肥水稻土氮素剖面分布及温度对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 [J].
马力 ;
杨林章 ;
颜廷梅 ;
王建国 ;
李斗争 ;
殷士学 .
土壤学报, 2010, 47 (02) :286-294
[3]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土有机氮素矿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J].
张玉玲 ;
张玉龙 ;
虞娜 ;
姬景红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2) :272-276
[4]   木质素复混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J].
朱启红 .
农机化研究, 2007, (05) :151-152
[5]   长期试验地潮土的矿化与硝化作用特征 [J].
范晓晖 ;
林德喜 ;
沈敏 ;
钦绳武 .
土壤学报, 2005, (02) :340-343
[6]   稻麦轮作条件下施用氮肥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J].
闫德智 ;
王德建 .
土壤通报, 2005, (02) :190-193
[7]   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土壤N矿化的影响 [J].
周卫军 ;
王凯荣 ;
刘鑫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39-43
[8]   木质素复合肥的研制及其对肥料氮磷有效性的影响 [J].
陈倩 ;
穆环珍 ;
黄衍初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1) :41-43
[9]   土壤供氮能力指标研究 [J].
叶优良 ;
张福锁 ;
李生秀 .
土壤通报, 2001, (06) :273-277
[10]   淹水培养条件下铵态氮肥对土壤氮素的激发效应 [J].
李世清 ;
李生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4) :36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