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南缘禾草杂类草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动态及光能转化率研究

被引:11
作者
张宏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禾草杂类草草地; 生物量; 净第一性生产力; 光能转化率; 毛乌素沙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5 [地植物学(植物群落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分布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禾草杂类草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动态、净第一性生产力和光能转化率进行了研究。由于过度利用,该草地群落出现退化,一、二年生植物及对家畜有害植物的盖度占草地群落总盖度的50% ~60% 。4~11 月期间,其地上部生物量(DM)的变化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9 月13 日,为94.00 g/m 2。草地群落地上部净第一性生产力(DM)为84.94 g/(m 2·年),以能量计算,则为1 225.63 kJ/(m 2·年)。地上部生物量的生长率在营养生长期要高于生殖生长期,其变化规律与草层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光合产物的分配有关。草层地上部对太阳总辐射的转化率为0.021% ;生理辐射转化率为0.042% ;生长期(日均温≥0℃~≤0℃)的生理辐射转化率为0.072% 。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J].
李新荣 .
中国沙漠, 1997, (01) :60-64
[2]   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景观生态学探讨 [J].
高国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5, (01) :8-17
[3]   宁夏中东部沙漠化草原的植被演替 [J].
陈一鹗,刘康 .
中国沙漠, 1995, (01) :54-59
[4]   鄂尔多斯沙地油蒿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 [J].
王庆锁,李博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04) :347-353
[5]   毛乌素沙地的生态背景及其草地建设的原则与优化模式 [J].
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报, 1994, (01) :1-16
[6]   毛乌素沙地的飞播固沙成效——以榆林县红石峡播区为例 [J].
刘玉平 .
中国草地, 1993, (03) :45-48+64
[7]   毛乌素沙地油蒿和牛心朴子生理生态学研究 [J].
郑海雷 ;
黄子琛 ;
董学军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2, (03) :197-208
[8]   鄂尔多斯高原植被与生态因子的多元分析 [J].
牛建明 ;
李博 .
生态学报, 1992, (02) :105-112
[9]   沙漠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的分析——以神木大保当地区为例 [J].
杨喜林 ;
邱国玉 .
中国沙漠, 1990, (02) :23-31
[10]   内蒙古羊草+大针茅草原植被生产力的研究Ⅰ、群落总生产量的分析 [J].
刘钟龄 ;
李忠厚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87, (Z1) :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