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区古生界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

被引:9
作者
梁家驹 [1 ]
徐国盛 [1 ]
李昌鸿 [2 ]
胡晓凤 [2 ]
林娟华 [2 ]
王德斌 [1 ]
宋焕荣 [1 ]
黄尚瑜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古生界; 水化学特征; 对应分析; 油气保存; 海相地层; 江汉平原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地层水是油气运聚散的动力和载体,其化学成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油气赋存的环境与条件。因此,对地层水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油气的保存状况。在整理分析江汉平原区古生界海相地层水化学资料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古生界各储层地层水的矿化度,计算了水化学特征系数,包括Na+/Cl-、Ca2+/Mg2+、(Cl--Na+)/Mg2+、Cl-/Mg2+及IBE等,并将各参数与国内外各大油气田进行比较,对江汉平原区油气保存条件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统计学中的对应分析法,以Cl-、Na++K+、矿化度、Na+/Cl-、SO42-×100/Cl-、(HCO3-+CO32-)/Ca2+、CaHCO3+、CaSO40等8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对江汉平原区古生界地层水的水化学特征作了对应分析,探讨了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之关系,评价了不同层位的油气封存性,为该区古生界海相地层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四川盆地天然气成藏动力学.[M].徐国盛[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5,
[2]  
油气田水文地质学原理.[M].刘方槐;颜婉荪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3]  
水文地球化学找油理论与方法.[M].刘崇禧;孙世雄编著;.地质出版社.1988,
[4]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 [J].
胡晓凤 ;
王韶华 ;
盛贤才 ;
肖传桃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2) :32-37
[5]   江汉盆地印支—喜马拉雅期构造演化与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模式及勘探方向 [J].
刘春平 ;
王拥军 ;
林娟华 ;
袁井菊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2) :24-29+71
[6]   江汉盆地前白垩系油气勘探前景展望 [J].
叶舟 ;
支家生 ;
梁兴 ;
张廷山 ;
徐克定 .
天然气工业, 2005, (02) :14-19+27
[7]   大民屯凹陷地下水动力环境探讨 [J].
史建南 ;
孟卫工 ;
姜建群 .
断块油气田, 2003, (06) :1-3+89
[8]   中扬子及邻区层序地层与原型盆地演化 [J].
戴少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3) :229-235
[9]   油田水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J].
李贤庆 ;
侯读杰 ;
张爱云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2) :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