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汤山葫芦洞碎屑堆积地层对比及地貌演化过程重建

被引:2
作者
周春林 [1 ,2 ]
袁林旺 [1 ]
梁中 [1 ]
尤海宁 [3 ]
俞肇元 [1 ]
刘泽纯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3]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南京汤山葫芦洞; 洞穴堆积特征; 探地雷达勘测; 地貌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南京汤山葫芦洞是著名的南京直立人化石发现地,洞穴碎屑堆积与演化研究是该地点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洞穴4个剖面碎屑堆积氧化物和植硅体化石记录,结合洞穴堆积物特征厘清了各剖面间地层对比关系;借助地质雷达等物探技术反演了洞穴东部埋藏堆积的空间结构和特征,进而结合年代学研究成果,将洞穴碎屑堆积自下而上划分为7层,建立了洞穴碎屑堆积剖面与埋藏碎屑堆积间的对比框架。受气候环境演变、洞穴内部动力系统变化以及侵蚀基准面局部调整的影响,洞穴侵蚀堆积的发育可分为洞穴北侧堆积、东部堆积、南裂隙堆积、中部锥状体堆积和西部堆积5个阶段。洞穴演化过程时空上的显著迁移特征及洞穴宜居性差,暗示葫芦洞并非是早期直立人的居住地。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3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洞穴地点骨化石铀系年龄可信度的讨论 [J].
沈冠军 .
第四纪研究, 2007, (04) :539-545
[2]   南京年纹层石笋δO记录的冰期气候事件特征 [J].
吴江滢 ;
邵晓华 ;
汪永进 .
地理科学, 2007, (01) :75-80
[3]   南京2号人类头骨化石的复位和形态 [J].
张银运 ;
刘武 .
人类学学报, 2006, (04) :267-275
[4]   再论南京直立人和北京直立人的年代与环境 [J].
刘金陵 ;
王伟铭 .
古生物学报, 2006, (03) :410-415
[5]   南京直立人地点与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时代与环境辨析 [J].
周春林 ;
袁林旺 ;
刘泽纯 ;
孙小燕 .
地层学杂志, 2006, (01) :75-80
[6]   岩溶洞穴地球物理考古方法集成研究——以南京汤山直立人洞穴为例 [J].
周春林 ;
袁林旺 ;
张惠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105-108
[7]   南京直立人的U/Th和U/Pa年代 [J].
程海 ;
艾思本 ;
汪永进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4) :667-677
[8]   南京汤山直立人颅容量的推算 [J].
张银运 ;
刘武 .
人类学学报, 2003, (03) :201-205
[9]   南京直立人洞穴沉积的植硅体气候指数研究 [J].
王伟铭 ;
刘金陵 ;
周晓丹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1) :1205-1208
[10]   南京汤山“白垩纪古溶洞岩层”的年代和成因新认识 [J].
许汉奎 ;
李越 .
地层学杂志, 2002, (03) :2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