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17
作者
应立娟 [1 ]
郑文宝 [1 ]
王崴平 [1 ]
冷秋锋 [2 ]
丁帅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硫同位素; 硫化物; 斑岩; 甲玛; 冈底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Cu、Mo、Pb+Zn、Au、Ag均达大型规模,并伴生Co、Bi、W、Ni等多金属矿化。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黝铜矿、辉铜矿等硫化物为主要的矿石矿物,硫酸盐矿物以硬石膏为主,含矿岩浆岩以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主。通过对甲玛矿区主要硫化物和硬石膏的硫同位素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甲玛矿区硫化物的硫同位素δ34S值变化于13.6‰~+12.5‰,平均值1.33‰(样品数86)、硬石膏δ34S值+0.5‰~+1.8‰,平均值+1.13‰(样品数3)、岩浆岩δ34S值0.7‰~0.2‰,平均值0.5‰(样品数3),与岩浆硫δ34S值0±3‰一致。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矿物对的硫同位素地质温度计,显示成矿温度为408~433℃,说明其形成时硫同位素处于平衡状态。冈底斯成矿带上的驱龙等斑岩型矿床中硫化物和岩浆岩硫同位素,均具有δ34S值变化范围小,平均值接近0值,与岩浆硫特征一致的特点,反映了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具有矽卡岩-斑岩型矿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硫以岩浆来源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519 / 5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床成矿系列及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研究 [J].
唐菊兴 ;
多吉 ;
刘鸿飞 ;
郎兴海 ;
张金树 ;
郑文宝 ;
应立娟 .
地球学报, 2012, 33 (04) :393-410
[2]   甲玛与世界级铜矿的初步对比及下一步找矿工作建议 [J].
王登红 ;
唐菊兴 ;
应立娟 ;
芮宗瑶 ;
郑文宝 .
矿床地质, 2011, 30 (02) :197-206
[3]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 [J].
唐菊兴 ;
邓世林 ;
郑文宝 ;
应立娟 ;
汪雄武 ;
钟康惠 ;
秦志鹏 ;
丁枫 ;
黎枫佶 ;
唐晓倩 ;
钟裕峰 ;
彭慧娟 .
矿床地质, 2011, 30 (02) :179-196
[4]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模型 [J].
唐菊兴 ;
王登红 ;
汪雄武 ;
钟康惠 ;
应立娟 ;
郑文宝 ;
黎枫佶 ;
郭娜 ;
秦志鹏 ;
姚晓峰 ;
李磊 ;
王友 ;
唐晓倩 .
地球学报, 2010, 31 (04) :495-506
[5]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Ⅲ.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杨竹森 ;
孟祥金 ;
李振清 ;
杨志明 ;
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郑有业 ;
聂凤军 ;
高永丰 ;
江思宏 ;
李光明 .
矿床地质, 2006, (06) :629-651
[6]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S、Pb同位素组成:对含矿斑岩与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J].
孟祥金 ;
侯增谦 ;
李振清 .
地质学报, 2006, (04) :554-560
[7]   西藏冈底斯铜矿带甲马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与驱龙斑岩型铜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对比研究 [J].
佘宏全 ;
丰成友 ;
张德全 ;
李光明 ;
刘波 ;
李进文 .
岩石学报, 2006, (03) :689-696
[8]   冈底斯造山带的时空结构及演化 [J].
潘桂棠 ;
莫宣学 ;
侯增谦 ;
朱弟成 ;
王立全 ;
李光明 ;
赵志丹 ;
耿全如 ;
廖忠礼 .
岩石学报, 2006, (03) :521-533
[9]   S、Pb同位素对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矿物质来源和造山带物质循环的指示 [J].
曲晓明 ;
侯增谦 ;
李佑国 .
地质通报, 2002, (11) :768-776
[10]   西藏冈底斯岛弧带甲马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研究 [J].
姚鹏 ;
郑明华 ;
彭勇民 ;
李金高 ;
粟登奎 ;
范文玉 .
地质论评, 2002, (05) :46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