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沙石岛地震台下的地壳结构研究

被引:31
作者
丘学林 [1 ]
曾钢平 [2 ]
胥颐 [3 ]
郝天珧 [3 ]
李志雄 [2 ]
Keith Priestley [4 ]
Dan McKenzie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海南省地震局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 Bullard Laboratories,University of Cambridge,Cambridge CB
关键词
南海; 西沙群岛; 石岛地震台; 远震接收函数; 地壳速度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加强海上天然地震观测和岩石圈结构研究,我们在南海西沙群岛建立了石岛流动地震台,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观测试验.观测结果表明,虽然岛礁区的地震数据受热带气旋影响期间背景噪声较大,但仍能记录到MW6级以上的地震.本文对具有清晰P波波形的远震记录进行了接收函数处理和计算模拟,得到台站下简单的地壳结构模型,其莫霍面深度为28 km,上地壳顶部有一层2 km厚的低速层,横波速度只有2.3 km/s,向下逐渐过渡到横波速度为3.8 km/s的下地壳.与已有的研究结果比较,发现石岛台与琼中台的地壳结构模型是西沙海槽剖面的自然延伸,西沙地块的地壳结构属减薄型陆壳,可与华南地块的正常陆壳对比.
引用
收藏
页码:1720 / 17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石岛地震台远震记录反演研究
    阮爱国
    李家彪
    郝天姚
    吴庆举
    胥颐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2) : 85 - 92
  • [2] “黄蜂”登陆过程中路径变化的可能成因分析
    陈子通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6) : 625 - 632
  • [3] 南海东北部海陆深地震联测与滨海断裂带两侧地壳结构分析
    赵明辉
    丘学林
    叶春明
    夏戡原
    黄慈流
    谢剑波
    王平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5) : 846 - 853
  • [4] 南海东北部海陆联测与海底地震仪探测
    丘学林
    赵明辉
    叶春明
    王天楷
    王平
    张毅祥
    夏戡原
    李昭兴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3, (04) : 295 - 300
  • [5]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及其邻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
    胥颐
    刘建华
    刘福田
    宋海斌
    郝天珧
    江为为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 1201 - 1208+1233
  • [6] 西沙群岛和哀牢山红河地区的宽频带地震观测
    胥颐
    刘建华
    傅竹武
    丘学林
    郝天珧
    胡忠义
    游庆瑜
    滕春凯
    [J].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02) : 83 - 88
  • [7] 南海北部地壳结构的深地震探测和研究新进展
    丘学林
    施小斌
    阎贫
    吴世敏
    周蒂
    夏戡原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3) : 9 - 14
  • [8] 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高分辨率面波层析成像
    朱介寿
    曹家敏
    蔡学林
    严忠琼
    曹小林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5) : 646 - 664+756
  • [9] 南海北部陆缘的构造属性问题
    吴世敏
    周蒂
    丘学林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4) : 419 - 426
  • [10] 中国东部海域地壳-上地幔瑞利波速度结构研究
    郑月军
    黄忠贤
    刘福田
    李红谊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4) : 480 - 48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