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景下小学儿童对说谎与说真话的道德评价

被引:6
作者
张兢兢
马凤玲
徐芬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说谎/说真话; 儿童; 道德评价; 情景因素;
D O 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07.02.001
中图分类号
B844.1 [儿童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研究探讨了小学7、9、11岁儿童在对说谎与说真话进行道德评价时不同情景间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小学儿童对于具有积极意义的说谎/真话的评价显著地好于消极性的说谎/真话。但在对具有积极意义的说谎以及具有消极意义的真话进行评价时,具有显著的情景间差异。总的来说,在个体情景下,对谦虚谎及做好事说真话的评价具有年龄的效应,且谦虚谎的评价比白谎更为积极,而白谎的评价比集体情景下的说谎与伤害性说谎更为积极;而儿童对于交往情景下直率真话的评价在所有的年龄都趋于中性,有别于其他情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13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交往情景下个体对说谎的理解及其道德评价 [J].
徐芬 ;
荆春燕 ;
刘英 ;
包雪华 .
心理学报, 2002, (01) :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