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视野中权力监督的逻辑、批判与规范

被引:7
作者
吴永生
机构
[1] 江苏警官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
公共领域; 权力监督; 国家与社会; 逻辑; 批判; 规范;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15.02.006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公共领域既是人类社会辩证复归的结果,也是权力公共化的重要动力,因而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并以相应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与日益常态化、制度化的权力监督实现了共通与互动,同时表现出鲜明的国别特征。鉴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依然弱小稚嫩的公共领域加剧了权力监督的现实困境,制约了权力发展的方向、动力和进程。立足人类进步的基本趋势,不仅国家要发展公共领域,强化监督主体的宗旨意识,而且民众也应积极提升主体素质,以共同提升权力监督的规范性,持续助推政治文明的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市民社会的双重角色:基于马克思和葛兰西的启示 [J].
吴永生 .
齐鲁学刊, 2012, (03) :75-81
[2]  
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M]. 中国青年出版社 , (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WilliamA.Niskanen, 2004
[3]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 三联书店 , (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2003
[4]  
公共行政的精神[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kson)著, 2003
[5]  
论共和国、论法律[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古罗马) 西塞罗 (Cicero, 2003
[6]  
权力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丹尼斯·朗(DennisH.Wrong)著, 2001
[7]  
人的条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著, 1999
[8]  
文化与公共性[M]. 三联书店 , 汪晖, 1998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