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民社会的双重角色:基于马克思和葛兰西的启示

被引:8
作者
吴永生
机构
[1]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国家;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89 [其他哲学流派];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030501 ; 030504 ;
摘要
立足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视角,马克思和葛兰西分别强调了市民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功能。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说明市民社会已在发展和积淀中逐步具有了双重角色,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种线型的单向演进,而是基于国家现实表现的相机反应。作为经济基础的市民社会既为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又为国家提供了起码的道义认同。作为上层建筑的市民社会则在消极认同的基础上发展成对国家意志的积极维护,并持续推动镇压性国家机器的规范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研究进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为基准 [J].
吕世伦 ;
任岳鹏 .
求是学刊, 2011, 38 (05) :66-72
[2]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得与失——兼谈中国体制转轨下社会基础缺失问题 [J].
林金忠 .
学术月刊, 2011, 43 (03) :65-72
[3]   阿尔都塞和他的理论创新 [J].
陈杰 ;
瞿薇 .
国外理论动态, 2008, (02) :76-79
[5]   葛兰西与当代市民社会理论传统 [J].
李佃来 .
学术月刊, 2004, (01) :51-59+104
[6]   国家理论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J].
郁建兴 .
东南学术, 2001, (05) :4-14
[7]  
马克思国家理论与现时代.[M].郁建兴; 著.东方出版中心.2007,
[8]  
国家与市民社会.[M].邓正来;(美)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C.Alexander)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  
哲学与政治.[M].[(法)阿尔都塞著];陈越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