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井网改善平面非均质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研究

被引:21
作者
周涌沂 [1 ]
李阳 [2 ]
王端平 [3 ]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石化油田部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关键词
平面; 非均质; 矢量; 井距; 驱替; 均衡;
D O I
10.16285/j.rsm.2008.01.004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平面非均质是河流相沉积的重要特征。如果采用常规等井距五点井网开发该类油藏,往往会导致注入水在高渗透方向的突进,造成部分生产井见水时间早,含水上升快,而渗透率较低方向上的生产井注水受效不明显,当井组内的综合含水达到98%时,注入水在该方向上还没有突破,即注水驱替往往不均衡,开发效果差。在渗流力学基础上,推导了平面非均质油藏矢量井网的井距设计公式。根据矢量井网的井距设计公式,建造了物理模型,开展了水驱油对比试验研究,检验了用矢量井网开发平面非均质油藏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矢量井网能增大平面非均质油藏的波及系数,提高注入水的利用率,大大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各向异性油藏的矢量井网 [J].
李阳 ;
王端平 ;
李传亮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2) :225-227+245
[2]   平面非均质边水驱油藏来水方向诊断和调整 [J].
常学军 ;
郝建明 ;
郑家朋 ;
熊伟 ;
高树生 .
石油学报, 2004, (04) :58-61+66
[3]   交联聚合物封堵平面非均质油藏物理模拟 [J].
王家禄 ;
沈平平 ;
李振泉 ;
刘玉章 ;
江如意 .
石油学报, 2002, (03) :60-64+4
[4]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叶庆全,袁敏编著, 2002
[5]  
高等渗流力学[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孔祥言编著, 1999
[6]  
油田非均质对策论[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陈永生著, 1993
[7]  
Interference analysis for anisotropic formations a case history. Ramey H J. Journal of Petrology .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