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司法主导理念的困境、出路和中国的选择

被引:19
作者
赵国玲
王海涛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少年责任; 少年责任; 少年司法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少年司法制度经过深刻的历史变迁形成了少年保护理念和少年责任理念高度融合、以少年保护理念为主流的格局。我国的少年法庭多依附于法院内部的刑事审判庭审理少年犯罪案件,而大量的少年不良行为由教育、公安等部门按照行政程序处理,且对问题少年的处理措施惩罚性有余而保护性不足。鉴于此,目前在少年司法制度构建中必须张扬少年保护的理念,在保留少年法庭的基础上设置家事法院审理工读教育、劳动教养、收容教养等案件,通过家事法院—少年法庭的双轨制运作实现少年保护和少年责任的均衡。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我国少年法院的理想模式 [J].
高维俭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1, (01) :37-41
[2]  
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姚建龙著, 2003
[3]  
A History of Belgium’s Child Protection Act of 1912 The Redefinition of the Juvenile Offender and His Punishment[J] . J. Christiaens.European Journal of Crime, Criminal Law and Criminal Justice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