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中部草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碳储量

被引:32
作者
刘伟 [1 ]
程积民 [1 ,2 ]
陈芙蓉 [1 ]
高阳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草地; 土壤有机碳密度; 碳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对黄土高原水平方向的4种主要草地类型(森林草原、典型草原、高寒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分析其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及其碳储量,以期揭示黄土高原中部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初步估算黄土高原中部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各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密度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但类型不同其减少程度不同。高寒草甸草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幅度最大,荒漠草原减幅最小;4种类型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排序为:高寒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对于整个土层而言,草地类型间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程度不同,典型草原变异系数最大,高寒草甸草原最小;在水平方向上,黄土高原中部有机碳密度分布很不均匀。黄土高原中部天然草地总面积2.02×107hm2,其1 m深度土壤碳储量为1.06 Pg C。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辽河流域表层土壤碳密度与碳储量浅析 [J].
边维勇 ;
马力 ;
洪秀伟 ;
佟成冶 ;
谢忠 .
岩矿测试, 2011, 30 (01) :49-52
[2]   黄土高原云雾山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分布特征 [J].
李金芬 ;
程积民 ;
刘伟 ;
古晓林 .
草地学报, 2010, 18 (05) :661-668
[3]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库及其变化 [J].
方精云 ;
杨元合 ;
马文红 ;
安尼瓦尔·买买提 ;
沈海花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 40 (07) :566-576
[4]   祁连山东段不同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研究 [J].
赵锦梅 ;
高超 ;
张德罡 .
草地学报, 2010, 18 (01) :21-25
[5]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决不能忽视草原的重大作用 [J].
刘加文 .
草地学报, 2010, 18 (01) :1-4
[6]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对人为干扰和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 [J].
肖胜生 ;
董云社 ;
齐玉春 ;
彭琴 ;
何亚婷 ;
杨智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10) :1138-1148
[7]   滇黔桂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J].
张勇 ;
史学正 ;
于东升 ;
王洪杰 ;
孙维侠 ;
赵永存 .
土壤学报, 2009, 46 (03) :526-531
[8]   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密度分布 [J].
田玉强 ;
欧阳华 ;
徐兴良 ;
宋明华 ;
周才平 .
土壤学报, 2008, (05) :933-942
[9]   浅谈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估算方法 [J].
邵月红 ;
潘剑君 ;
许信旺 ;
米高奇 .
土壤通报, 2006, (05) :1007-1011
[10]   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储量计算方法探讨 [J].
徐艳 ;
张凤荣 ;
段增强 ;
张琳 ;
孔祥斌 .
土壤通报, 2005, (06)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