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异质性特征、研发投资策略与创新联盟稳定性

被引:8
作者
谢宗杰
机构
[1] 重庆大学建筑与房地产管理学院
[2] 重庆大学可持续建设国际研究中心
关键词
创新联盟; 知识距离; 演化博弈; 研发投资;
D O I
10.16538/j.cnki.fem.2015.08.005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创新联盟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是企业战略联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在知识异质性基础上,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采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对结成创新联盟企业的研发投资策略决策及其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联盟伙伴的知识创造能力越强,联盟采纳机会主义策略的概率越低,有助于联盟稳定性的提升;(2)联盟伙伴企业具有适当的知识距离,有助于创新联盟的稳定;(3)创新联盟的外部知识可转移程度越低,创新联盟越稳定;(4)合理的创新收益分配方案是维持联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让具有较强知识创造能力的企业获取更多的创新收益,更有利于联盟的稳定性。以上研究结论为制定促进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政策、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知识转移视角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博弈分析 [J].
蒋樟生 ;
郝云宏 .
科研管理, 2012, 33 (07) :88-97
[2]   知识特性对跨国公司选择知识转移工具的影响 [J].
关涛 .
科研管理, 2012, 33 (05) :79-85+94
[3]   考虑吸收能力与R&D投入的创新模式选择 [J].
张春辉 ;
陈继祥 .
系统管理学报, 2012, 21 (01) :93-98+104
[4]   研发联盟合作伙伴行为演化博弈分析——吸收能力的视角 [J].
秦玮 ;
徐飞 ;
宋波 .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1, 16 (06) :16-20
[5]   不确定条件下知识获取能力对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 [J].
蒋樟生 ;
胡珑瑛 .
管理工程学报, 2010, 24 (04) :41-47
[6]   技术联盟组织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路径检验 [J].
张睿 ;
于渤 .
科研管理, 2009, 30 (01) :28-37
[7]   提高研发联盟的绩效:加强控制还是增进关系——基于中国制药产业的实证分析 [J].
刘学 ;
项晓峰 ;
江岚 ;
赵淑茹 .
管理学家(学术版), 2008, 1 (04) :316-326+401
[8]   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空间构建研究 [J].
毕强 ;
韩毅 .
情报科学 , 2008, (07) :971-977
[9]   吸收能力与竞争企业研发投资及方式选择 [J].
张军果 ;
任浩 .
系统工程, 2007, (04) :64-68
[10]   知识特性与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J].
张永宁 ;
陈磊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