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储蓄率与外贸失衡:基于人口因素的视角

被引:10
作者
杨继军 [1 ]
马野青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流动; 预防性储蓄; 贸易顺差;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1.12.003
中图分类号
F832.22 [储蓄];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C92-05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6 ; 020106 ;
摘要
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流动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成因。一方面,人口抚育负担的持续下行,助长了国内的高储蓄,考虑到个体的储蓄重心要滞后于投资需求,结果呈现结构性的国民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另一方面是人口的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实现了劳动力配置的帕累托改进,提高了劳动者收入,但囿于人口流动背景下风险因素的增加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预防性储蓄凸显。消费不足、储蓄过度必然对外部市场形成压力,贸易收支呈现结构性顺差。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二元体制松动、预防性储蓄与中国的外贸顺差 [J].
杨继军 .
国际贸易问题, 2009, (07) :118-123
[2]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储蓄效应 [J].
杨继军 .
财经科学, 2009, (07) :26-32
[3]   老龄化下的中国未来职工抚养负担的测算与分析 [J].
周渭兵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 (01) :52-58+111
[4]   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 [J].
李扬 ;
殷剑峰 .
经济研究, 2005, (02) :4-15+25
[5]   理论老年抚养比与实际老年抚养比偏离分析 [J].
肖周燕 .
人口研究, 2004, (03) :38-43
[6]  
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M]. 中国人口出版社 , 于学军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