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方分析法的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李绅豪 [1 ]
龚晶晶 [1 ]
恽晓雪 [2 ]
包存宽 [1 ]
蒋大和 [1 ]
机构
[1]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利益相关方分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电石化工产业基地; 问卷调查;
D O I
10.15985/j.cnki.1001-3865.2008.02.006
中图分类号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采用利益相关方分析法,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遵循随机性原则和利益相关性原则,确定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规划环评)的公众范围,着重分析规划环评中相关方利益诉求。以某电石化工产业基地规划环评为例,通过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分析利益相关方的共同点、关心点和矛盾点,并围绕各利益中心结合法律、法规设置了不同类型的问卷调查表,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提出规划调整建议,解决了规划环评中利益相关方面临的问题。研究表明,利益相关方分析能够反映规划的环境不合理性,有助于规划的调整与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1+76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系统特征诠释 [J].
张洪波 ;
李健 .
商业时代, 2006, (29) :4-5
[2]   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及现状研究 [J].
何祖慰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 (01) :60-63
[4]   区域环境利益平衡——《环境保护法》修订面临的迫切问题 [J].
谷德近 .
法商研究, 2005, (04) :126-130
[5]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及对策 [J].
段小平 ;
李田 .
环境保护科学, 2004, (05) :56-58
[6]   解决中国农村环境保护信息非对称性的方法探索 [J].
安艳玲 ;
陆根法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3, (02) :83-86
[7]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 [J].
张勇 ;
杨凯 ;
王云 ;
叶文虎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4) :37-41
[8]   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特点与对策 [J].
陈有川 ;
朱京海 ;
不详 .
规划师 , 2000, (04) :8-10
[9]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M]. 科学出版社 , 包存宽等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