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脂肪酸组分的遗传效应研究

被引:28
作者
万勇善
谭忠
范晖
李向东
张高英
刘风珍
王溯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山东省临沂市农科所
[3] 山东省青岛市农业局 山东泰安
[4] 山东临沂
[5] 山东泰安
[6] 山东青岛
关键词
花生; 脂肪酸; O/L比值; 遗传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203.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设计模式对花生主要脂肪酸组分进行Hayman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O/L比值及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含量等性状均适合“加性—显性”模型 ,以加性效应为主并表现部分显性遗传。亲本各性状的显、隐性基因频率 ,正负效应基因比例 ,显、隐性基因的方向均不同。O/L比值、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山嵛酸的遗传力较高 ,早代即可进行严格选择。鲁花 10号和辐 870 7含有较多控制O/L比值及油酸含量的隐性增效基因 ,强盗花生和ICG6 84 8含有较多控制亚油酸含量的显性增效基因 ,因此可作为高O/L比值及高营养品质育种的亲本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2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花生主要营养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J].
徐宜民,甘信民,曹玉良,顾淑媛,刘法生 .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02) :15-23
[2]   花生油脂O/L比率及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J].
万勇善,谭忠 .
山东农业科学, 1995, (01) :8-11
[3]   花生脂肪酸快速测定法的研究 [J].
范晖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4) :413-416
[4]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