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82
作者
周达新
葛均波
陈灏珠
机构
[1]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1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应用国产和进口室间隔缺损 (室缺 )封堵器封堵室缺 ,通过 3~ 6个月的随访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室缺患者 ,男性 1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6~ 4 2岁 ,体重 2 6~ 77(45 3±2 1 4 )kg ,身高 1 31~ 1 76m。 2 8例为室间隔膜部缺损 ,其中 14例患者伴有室间隔膜部瘤 ;另 2例为嵴下型室缺。本组最初 3例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监测 ,以后 2 7例使用经体表超声心动图 (TTE)监测。封堵器选用国产封堵器 2 5例、Amplatzer 3例。室缺封堵术后 72h进行TTE复查 ,术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心电图、TTE、X线 ,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2 8例封堵手术成功 ,即刻手术成功率93 3% ,无残余分流 ,对主动脉瓣无影响 ,对房室瓣无影响 ,无血管内溶血。 14例伴有室间隔膜部瘤的患者成功封堵。术后次日有 1例出现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干扰性房室分离 ,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缓解。 2 8例术后 72h复查TTE ,均无残余分流 ,主动脉瓣、房室瓣均无影响 ,经过 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随访 ,原有临床不适症状缓解 ,未发现有发热、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临床表现 ,TTE显示封堵器位置稳定 ,室间隔水平无分流 ,主动脉瓣、房室瓣无影响。结论 室缺边缘距离半月瓣大于 3mm以上、直径 10mm以下、伴或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Amplatzer封堵器和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 [J].
张庆桥 ;
蒋世良 ;
黄连军 ;
赵世华 ;
郑宏 ;
徐仲英 ;
凌坚 ;
谢若兰 ;
戴汝平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 (07) :6-8
[2]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疗效评价(附60例报告) [J].
戴汝平 ;
刘延玲 ;
张戈军 ;
曾筝 ;
徐仲英 ;
李澎 ;
唐红伟 ;
蒋世良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0, (02)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