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抬升卸压与油气成藏效应

被引:6
作者
姜振学
庞雄奇
田丰华
夏淑华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构造抬升; 砂体回弹; 泵吸油气成藏; 成藏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油气藏之上普遍存在的剥蚀面与油气藏之间的关系正在受到油气地质学家的关注。剥蚀意味着减压,将会导致下伏饱和介质(砂体)回弹。砂体回弹可以为地层流体提供更多的可容空间和造成地层低压,从而提供流体运移的动力和油气聚集的场所。因此,地壳抬升剥蚀卸压导致砂体回弹从而泵吸油气成藏很可能是一种油气成藏的新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9+443 +4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油气成藏定量模式.[M].庞雄奇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  
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分析.[M].陈庆宣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8,
[3]  
构造地质学原理.[M].俞鸿年;卢华复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岩石力学的理论与实践.[M].陶振宇 主编.水利出版社.1981,
[5]   油气差异泵吸作用机理探讨——以泌阳凹陷为例 [J].
尹伟 ;
吴胜和 ;
王子煜 ;
夏东领 .
地学前缘, 2003, (04) :619-628
[6]   岩性油藏三元成因模式及初步应用 [J].
陈冬霞 ;
庞雄奇 ;
翁庆萍 ;
姜振学 ;
张俊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28-232
[7]   沉降及抬升过程中温度对流体压力的影响 [J].
夏新宇 ;
宋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8-11+17
[8]   构造抬升对地层压力的影响及克拉2气田异常压力成因 [J].
夏新宇 ;
宋岩 ;
房德权 .
天然气工业, 2001, (01) :30-34+8
[9]   油气藏动力学成因模式与分类 [J].
庞雄奇 ;
金之钧 ;
左胜杰 .
地学前缘, 2000, (04) :507-514
[10]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