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境外间接上市的监管困境及其突破路径——以协议控制模式为分析对象

被引:58
作者
刘燕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境外间接上市; 协议控制; 股权控制; 可变利益实体; 法律风险;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2.05.015
中图分类号
D922.28 [金融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当下,我国民营企业在境外间接上市大多采用协议控制模式。显然,民营企业的动机是为了规避监管。由此可见,该种模式尽管在实践中备受追捧,但也存在规避监管、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暴露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已经陷入监管困境。这种监管困境在当下的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如下法律风险:(1)来自监管层面的挑战;(2)源于合同层面的风险;(3)可变利益实体合并规则的失效。突破监管困境的路径主要是调整监管思路,降低审批成本,引导企业放弃协议控制模式,恢复正常的股权控制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后红筹时代的外资私募股权基金——以上市退出机制为中心[J]. 欧阳瑭珂.金融法苑. 2010(01)
[4]   新浪模式波澜再起 [J].
户才和 .
互联网周刊, 2006, (29) :40-43
[5]   特殊目的实体会计——合并原则的争议与变革 [J].
王啸 .
财务与会计, 2002, (12) :17-19
[6]   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 [J].
葛家澍 ;
黄世忠 .
会计研究, 2002, (02) :3-11+65
[7]  
境外间接上市法律制度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伏军, 2010
[8]  
中国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M]. 法律出版社 , 陈永坚, 2008
[9]  
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法律分析[M]. 法律出版社 , 叶军, 2008
[10]  
为VIE一辩 .2 邹卫国. 经济观察报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