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脆弱生态环境的定量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菁
机构
[1]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
关键词
福建省; 脆弱生态环境; 定量评价; 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福建省生态环境时空特征为研究对象,综合各区域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因素,选取17个指标建立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建省的67个县市为单位进行脆弱性定量评价,把全省分成五种脆弱类型。根据评价结果,分析福建省各个县市的生态环境脆弱类型、空间分布、区域分异状况及成因驱动等,掌握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与演化机理以及其区域特点,为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改造和建设各种生态环境恢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福建省资源环境的良性发展和持续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 [J].
李鹤 ;
张平宇 ;
程叶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2) :18-25
[2]   鄱阳湖区洪灾风险与农户脆弱性分析 [J].
马定国 ;
刘影 ;
陈洁 ;
郑林 ;
张文江 .
地理学报, 2007, (03) :321-332
[3]   概念辨析与实证:脆弱生态环境与退化生态环境 [J].
田亚平 ;
邓运员 .
经济地理, 2006, (05) :846-849+860
[4]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评价 [J].
於琍 ;
曹明奎 ;
李克让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1) :61-69
[5]   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指标体系研究——以莆田市为例 [J].
陈菁 ;
廖克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60-64
[6]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评价研究进展 [J].
姚建 ;
艾南山 ;
丁晶 .
兰州大学学报, 2003, (03) :77-80
[7]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J].
王让会 ;
樊自立 .
生态学杂志, 2001, (03) :63-68
[8]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新进展——脆弱性研究 [J].
商彦蕊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0, (02) :73-77
[9]   生态交错带(Ecotone)理论研究进展 [J].
高洪文 .
生态学杂志, 1994, (01) :32-38
[10]   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 [J].
牛文元 .
生态学报, 1989, (02) :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