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法》实践十年:成绩、问题与未来展望——中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实践十年(2007-2017)

被引:17
作者
温志强 [1 ]
郝雅立 [2 ]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2]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突发事件应对法; 应急预案; 事前问责; 职权体制;
D O I
10.13676/j.cnki.cn36-1224/f.2017.05.014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颁布至今,其间发生的应急管理案例体现了突发事件应对法情景性缺失导致应急预案权力被放大、应急法治的"在场负责"原则与应急现实的"场位错置"的矛盾、公民应急法治文化土壤难以养育应急法律制度等问题。本文梳理了突发事件频发而应急困境增加的原因,在法制建设层面提出理顺应急预案与法制建设关系,清晰公众资源产权,重构政府应急组织的职权体系、问责制度的预防功能、社会应急文化建设等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市场决定[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迟福林, 2014
[12]  
什么是全球化?[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德) 贝克, 2008
[13]  
行动中的组织[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汤普森 (Tompson, 2007
[14]  
应急法制论[M]. 法律出版社 , 韩大元,莫于川主编, 2005
[15]   《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我国行政应急管理体制之创新 [J].
戚建刚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12) :12-15
[16]   依法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在全国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J].
华建敏 .
中国应急管理, 2007, (10)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