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铀球壳中D-T中子诱发的铀反应率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6
作者
羊奕伟 [1 ,2 ]
严小松 [1 ]
刘荣 [1 ]
鹿心鑫 [1 ]
蒋励 [1 ]
王玫 [1 ]
林菊芳 [1 ]
机构
[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2]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关键词
D-T中子; 铀反应率; 蒙特卡罗模拟; 次临界能源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571.5 [中子物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校验次临界能源堆的概念设计,在R19.4/30.0cm的贫铀球壳装置上采用活化法开展14MeV中子学积分实验.布放6片贫铀活化片于球壳中与入射D离子束90°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活化,用HPGe探测器测量238U(n,γ)反应、238U(n,f)及235U(n,f)反应和238U(n,2n)各反应产物发射的特征γ射线,得到了相应的反应率.238U(n,γ)反应率的不确定度为3.6%—3.7%,238U(n,f)和235U(n,f)反应率的不确定度为5.1%—5.9%,238U(n,2n)反应率的不确定为4.3%—4.7%.用MCNP5程序在ENDF66c数据库下进行模拟计算,238U(n,γ)反应率的计算值/实验值(C/E)为0.972—1.034,238U(n,f)和235U(n,f)反应率的C/E为0.983—1.058,238U(n,2n)反应率的C/E为0.979—1.019.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贫化铀/聚乙烯球壳交替系统中铀-238中子俘获率的测量与分析 [J].
严小松 ;
刘荣 ;
鹿心鑫 ;
蒋励 ;
王玫 ;
林菊芳 .
物理学报, 2012, 61 (10) :110-116
[2]   次临界能源堆物理性能初步分析 [J].
马纪敏 ;
刘永康 .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2, 46 (04) :437-441
[3]   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球模型中子学对算研究 [J].
邵增 ;
程和平 ;
刘国明 .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2, 46 (03) :277-281
[4]   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球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J].
刘国明 ;
程和平 ;
邵增 .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2, 46 (03) :272-276
[5]   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堆——一条有竞争力的能源技术途径 [J].
彭先觉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0, (04) :1-4+8
[6]   混合能源堆包层中子学初步概念设计 [J].
师学明 ;
彭先觉 .
核动力工程, 2010, 31 (04) :5-7+20
[7]   聚变-裂变混合堆水冷包层中子物理性能研究 [J].
徐红 ;
杨永伟 ;
周志伟 .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9, 43(S1) (S1) :97-102
[8]   用大角度伴随粒子法测量聚变中子产额及其校对实验 [J].
刘荣 ;
林理彬 ;
王大伦 ;
励义俊 ;
蒋励 ;
陈素和 ;
王玫 ;
杨可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1999, (06) :428-432
[9]  
Benchmark experiment on a model of the blanket of a fusion reactor with uranium neutron breeder[J] . V. V. Afanas’ev,A. G. Belevitin,Yu. M. Verzilov,V. L. Romodanov,V. V. Khromov,D. V. Markovskii,G. E. Shatalov. Soviet Atomic Energy . 1992 (5)
[10]  
Akiyama M,Oka Y,Kanasugi K,Hashikura H,Kondo S. Ann. Nucl.Energy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