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核磁共振录井技术评价砂砾岩体储层

被引:2
作者
孟祥梅 [1 ,2 ]
杨少春 [1 ]
王东亮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录井公司
关键词
核磁共振录井; 孔隙结构; T2分布; 储层评价; 东营北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631.8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是通过测量岩样内氢核的横向弛豫时间(T2)的大小及其分布,实现在现场及时准确地获取储层物性参数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对岩屑样品的分析独具特色,测量结果不受样品颗粒大小的影响,分析快速,一次分析可提供多项参数,且分析结果准确。研究证实,核磁T2分布与由毛管压力曲线得到的孔喉半径分布在反映岩石的孔隙结构方面具有一致性,弥补了岩心毛管压力曲线数据的不足,为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孔隙结构的定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寻找T2几何平均值与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合东营北带储层岩石孔隙结构评价的定量关系式,从而实现了利用核磁共振录井资料对岩石孔隙结构进行定量和快速评价。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测试层核磁物性资料,建立了东营北带储层核磁录井评价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技术在储层快速评价、油气水层综合解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油田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17 / 5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核磁共振岩屑录井及现场应用研究 [J].
蔡剑华 ;
郭和坤 ;
刘卫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04) :453-456+487+368
[2]   核磁共振录井在吐哈油田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J].
陈俊男 ;
刘护创 .
录井工程, 2007, (01) :12-15+74
[3]   核磁共振岩屑分析技术的实验及应用研究 [J].
王为民 ;
赵刚 ;
谷长春 ;
眭明庆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56-59
[4]   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岩石孔隙结构的实验研究 [J].
赵杰 ;
姜亦忠 ;
王伟男 ;
童茂松 .
测井技术, 2003, (03) :185-188+265
[5]   现场岩屑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的实验研究 [J].
谷长春 ;
王为民 ;
郭和坤 ;
刘卫 .
波谱学杂志, 2002, (03) :281-288
[6]   利用T2分布进行岩石孔隙结构研究 [J].
运华云 ;
赵文杰 ;
刘兵开 ;
周灿灿 ;
周凤鸣 .
测井技术, 2002, (01) :18-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