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储层特征

被引:27
作者
李娟 [1 ,2 ]
于炳松 [2 ]
夏响华 [1 ]
田玉昆 [1 ]
李英烈 [1 ]
周惠 [1 ]
马勇胜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孔隙类型; 孔隙体积; 黑色页岩; 龙潭组; 黔西北地区;
D O I
10.13745/j.esf.2015.01.02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贵州省发育多套含气页岩层系,近年来对于寒武系和志留系黑色页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上二叠统龙潭组黑色页岩储层研究较为缺乏。文中通过对黔西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黑色页岩进行全岩X衍射矿物分析、TOC含量和Ro、比表面和孔径等测试,特别是场发射扫描电镜实验,分析了龙潭组页岩孔隙类型及储层特征。结果表明:黔西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主要矿物组成是黏土矿物(41.4%)和石英(47.8%)。从空间上看页岩中黏土矿物含量从北向南先减少后增加,石英含量在大方县中部和南部较高。龙潭组黑色页岩的孔隙以中孔为主,空间上从北向南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龙潭组泥页岩孔隙分为3类,即粒间孔、粒内孔和有机孔。其中有机孔主要为纳米级,数量丰富,一般呈不规则的圆形,是吸附态赋存的天然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龙潭组页岩孔隙特征受TOC含量和黏土矿物影响明显。有机碳含量高,则微孔越丰富。黏土矿物含量高,则中孔较丰富。石英则对宏孔体积贡献较大。这样定量实验的结果很好的对应了扫描电镜中定性观察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扬子地区古生代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D].张鹏飞.中国石油大学.2009, 03
[2]   页岩气储层孔隙分类与表征 [J].
于炳松 .
地学前缘, 2013, 20 (04) :211-220
[3]   四川盆地长芯1井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研究 [J].
陈文玲 ;
周文 ;
罗平 ;
邓虎成 ;
李沁 ;
单蕊 ;
戚明辉 .
岩石学报, 2013, 29 (03) :1073-1086
[4]   黔中隆起北部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特征 [J].
王世玉 ;
刘树根 ;
孙玮 ;
冉波 ;
杨迪 ;
叶玥豪 ;
张旋 ;
罗超 ;
孙东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6) :599-605
[5]   浙西志棠剖面下寒武统荷塘组黑色岩系孔隙特征 [J].
杨元 ;
张磊 ;
冯庆来 .
地质科技情报, 2012, 31 (06) :110-117
[6]   滇东北黑色岩系储层特征及含气性控制因素 [J].
郭伟 ;
刘洪林 ;
李晓波 ;
薛华庆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9) :22-27+127
[7]   渝东南渝页1井页岩气吸附能力及其主控因素 [J].
武景淑 ;
于炳松 ;
李玉喜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 (04) :40-48
[8]   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李娟 ;
于炳松 ;
张金川 ;
李玉喜 ;
武景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3) :364-374
[9]   页岩气储层的特殊性及其评价思路和内容 [J].
于炳松 .
地学前缘, 2012, 19 (03) :252-258
[10]   贵州页岩气源岩特征及页岩气勘探远景分析 [J].
杨瑞东 ;
程伟 ;
周汝贤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 (02) :34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