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条件下籼型杂交水稻粒形遗传效应的研究

被引:3
作者
卢瑶 [1 ]
凌英华 [1 ]
杨正林 [1 ]
赵芳明 [1 ]
钟秉强 [1 ]
查仁明 [1 ]
谢戎 [2 ]
何光华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谷粒粒形; 糙米粒形; 整精米粒形; 遗传效应; 环境互作效应;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7.10.003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双列杂交组合粒形性状(谷粒粒形、糙米粒形和整精米粒形)的长、宽、厚及长宽比等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籼型杂交水稻粒形除谷粒厚和糙米厚外的粒形性状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其中以种子直接加性效应起决定作用,其次是母体基因效应;谷粒厚和糙米厚两性状主要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以母体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为主.除谷粒厚和糙米厚外的所有粒形性状以普通遗传率为主,谷粒厚和糙米厚以互作遗传率为主;整精米粒形性状受环境的影响相对于谷粒和糙米要小.遗传效应预测值结果表明,缙香1A、缙香2A、缙2A、N45和缙恢34等对改良粒性状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以缙香1A对谷粒、糙米和整精米粒形性状改良效果较好,且受环境的影响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稻谷粒形与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关系 [J].
徐正进 ;
陈温福 ;
马殿荣 ;
吕英娜 ;
周淑清 ;
刘丽霞 .
作物学报, 2004, (09) :894-900
[2]   杂交稻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控制 [J].
方平平 ;
林荔辉 ;
李维明 ;
吴为人 ;
潘国亮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2) :137-140
[3]   不同环境条件下粳型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J].
林建荣 ;
石春海 ;
吴明国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1) :17-21
[4]   多环境下水稻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J].
左清凡 ;
刘宜柏 ;
潘晓云 ;
朱军 ;
张建中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1) :8-15
[5]   籼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J].
敖雁 ;
徐辰武 ;
莫惠栋 .
遗传学报, 2000, (08) :706-712
[6]   粳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 [J].
李欣 ;
莫惠栋 ;
王安民 ;
徐辰武 ;
朱毅华 ;
于恒秀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4) :197-204
[7]   籼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主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分析(英文) [J].
石春海 ;
何慈信 ;
朱军 ;
陈建国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3) :179-182
[8]   作物杂种后代基因型值和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 [J].
朱军 .
生物数学学报, 1993, (01) :32-44
[9]   MIXED MODEL APPROACHES FOR ESTIMATING GENETIC VARIANCES AND COVARIANCES [J].
Zhu JunZhe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ngzhou .
生物数学学报, 1992, (01) :1-11
[10]  
Analysis of cytoplasmic and maternal effects. II. Genetic models for triploid endosperms[J] . J. Zhu,B. S. Weir.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