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和裸露下垫面地表通量和总体输送系数研究

被引:19
作者
王澄海 [1 ]
黄宝霞 [1 ]
杨兴国 [2 ]
机构
[1]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陇中黄土高原; 地表通量; 总体输送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陇中黄土高原地区地表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该地区地表能量收支各项的平均日变化、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热通量日变化、总体输送系数平均日变化及其与稳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白天潜热通量在净辐射通量的分配中所占的份额最大,其次为感热通量,土壤热通量最小;随着小麦的生长,潜热通量在净辐射通量的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增加,感热通量则呈下降趋势,波文比呈下降趋势;在10m高度处,在小麦地动量总体输送系数Cd的平均值为6.03×10-3,感热总体输送系数Ch的平均值为3.40×10-3;在裸地,动量总体输送系数Cd的平均值为5.18×10-3,感热总体输送系数Ch的平均值为4.08×10-3。在同一观测高度上,Cd小麦>Cd裸地,Ch小麦<Ch裸地。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1] 淮河地区水稻田下垫面整体输送系数的确定与讨论
    张宏升
    杜金林
    康凌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 (02) : 209 - 213
  • [12] 青藏高原东南部昌都地区近地层湍流输送的观测研究
    卞林根
    陆龙骅
    程彦杰
    逯昌贵
    姚展予
    徐祥德
    陈联寿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1) : 1 - 13
  • [13] 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
    李家伦
    洪钟祥
    孙菽芬
    不详
    [J]. 大气科学 , 2000, (03) : 301 - 312
  • [14]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张志强
    孙成权
    王学定
    孟开
    高峰
    吴新年
    [J]. 科技导报, 2000, (01) : 43 - 46
  • [15] 黄土高原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层”问题初探
    侯庆春
    韩蕊莲
    韩仕锋
    [J]. 中国水土保持, 1999, (05) : 13 - 16
  • [16] 灌溉与无灌溉大豆田的热量平衡
    李胜功
    赵哈林
    何宗颖
    常学礼
    原园芳信
    [J]. 兰州大学学报, 1997, (01) : 100 - 106
  • [17] 陆面上总体输送系数的特征
    苗曼倩,钱峻屏
    [J]. 气象学报, 1996, (01) : 95 - 101
  • [18] 黑河地区绿洲和戈壁小气候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比分析
    左洪超
    胡隐樵
    不详
    [J]. 高原气象 , 1994, (03) : 23 - 33
  • [19] 黑河实验(HEIFE)的一些研究成果
    胡隐樵
    高由禧
    王介民
    季国良
    沈志宝
    程麟生
    陈家宜
    李守谦
    [J]. 高原气象, 1994, (03) : 2 - 13
  • [20] 黑河试验区沙漠和戈壁的总体输送系数
    左洪超
    胡隐樵
    [J]. 高原气象, 1992, (04) : 371 -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