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草原植被斑块分布对地表径流、侵蚀及养分流失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李小军 [1 ]
汪君 [2 ]
高永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2] 桂林林业学校
关键词
地表径流; 资源再分配; 斑块植被; 源-汇关系; 荒漠化草原; 腾格里沙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地表径流是干旱区水、养分和土壤物质迁移和再分配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受植被格局的影响。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生物土壤结皮斑块和灌丛斑块镶嵌分布的植被格局对地表径流、侵蚀及其驱动下的资源再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斑块对地表径流和侵蚀产物起着拦截作用,能显著减少资源的流失。生物土壤结皮斑块和植被斑块之间存在资源(径流、侵蚀产物及养分等)再分配的源-汇关系。模拟降雨条件下,含有灌丛斑块和生物土壤结皮斑块的样方出现表面积水和径流需要的时间均显著大于只含生物土壤结皮斑块的样方;含两类斑块的样方出现径流需要的降雨量显著大于只含生物土壤结皮斑块的样方。在模拟降水和自然降水条件下,生物土壤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中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灌丛斑块土壤水分入渗深度显著大于结皮斑块。灌丛斑块对生物土壤结皮斑块产生的地表径流、侵蚀产物及其携带的资源的捕获能显著减少资源流失,有效地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发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112 / 11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干旱区土壤植被系统恢复的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J].
李新荣 ;
张志山 ;
王新平 ;
刘立超 ;
黄磊 .
中国沙漠, 2009, 29 (05) :845-852
[2]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油蒿繁殖分配的研究 [J].
冯丽 ;
张景光 ;
张志山 ;
郑敬刚 ;
宋维民 .
中国沙漠, 2008, (03) :473-477
[3]   油蒿不同部位水分关系研究 [J].
李小军 ;
谭会娟 ;
张志山 ;
李新荣 .
中国沙漠, 2007, (03) :448-454
[4]   荒漠人工植被区浅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J].
潘颜霞 ;
王新平 .
中国沙漠, 2007, (02) :250-256
[5]   荒漠地区生物土壤结皮的水文物理特征分析 [J].
王新平 ;
肖洪浪 ;
张景光 ;
李新荣 ;
康尔泗 .
水科学进展, 2006, (05) :592-598
[6]   沙漠人工植物群落的根系分布及动态 [J].
张志山 ;
樊恒文 ;
赵金龙 ;
陈应武 ;
谭会娟 .
中国沙漠, 2006, (04) :637-643
[7]   草被地上和地下部分拦蓄径流和减少泥沙的效益分析 [J].
郑粉莉 ;
白红英 ;
安韶山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5) :90-91+115
[8]   农田暴雨径流侵蚀泥沙对氮磷的富集机理 [J].
黄满湘 ;
章申 ;
晏维金 .
土壤学报, 2003, (02) :306-310
[9]   森林植被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J].
汪有科,吴钦孝,韩冰,焦菊英 .
水土保持研究, 1994, (03) :24-30
[10]   Impacts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 disturbance and composition on C and N loss from water erosion [J].
Barger, NN ;
Herrick, JE ;
Van Zee, J ;
Belnap, J .
BIOGEOCHEMISTRY, 2006, 77 (02) :24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