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政府组织问责路径探索

被引:10
作者
何华兵 [1 ]
万玲 [2 ]
机构
[1] 广东培正学院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问责; 民主; 非政府组织; 公民社会; 政策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非政府组织的问责路径,可以从具体行动策略和制度环境两方面进行构建。行动策略研究的是非政府组织问责的具体方式或手段;制度环境研究的是探讨问责实现所依托的政治民主制度。行动策略的研究论点或命题还处于一种假设中,许多命题还需要通过制度分析等方法进行科学论证,更需要未来实践的检验。民主制度的研究,是通过中西方的比较,发现各自的问责路径所植根的民主制度的区别,西方问责路径实现的民主制度基础不能解释和解决中国的实践问题,中国所要走的是一条"特殊主义"的问责路径。这个问责路径不是以选举制度为基础,而是以政策过程理论为主要逻辑基础的,也体现了非政府组织依附式自主关系下如何问责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独立抑或自主:中国社会组织特征问题重思 [J].
王诗宗 ;
宋程成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5) :50-66+205
[2]   非政府组织治理中的问责研究 [J].
龙宁丽 .
国外理论动态, 2013, (04) :19-26
[3]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 [J].
李友梅 ;
肖瑛 ;
黄晓春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125-139+207
[4]   西方非营利组织问责理论评介 [J].
傅金鹏 .
国外社会科学, 2012, (01) :113-122
[5]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J].
马骏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5) :103-120+222
[6]  
非政府组织问责研究[J]. 李勇.中国非营利评论. 2010(01)
[7]   对“市民社会”和“公民国家”的历史考察 [J].
张康之 ;
张乾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3) :15-27+203
[8]  
中国公民参与的非政府组织途径分析[J]. 贾西津.中国非营利评论. 2007(01)
[9]   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 [J].
俞可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1) :109-122+207
[10]   从政治发展理论到政策过程理论——中国政治改革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探讨 [J].
徐湘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3) :108-1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