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整体设计与策略组合

被引:43
作者
褚宏启 [1 ,2 ]
机构
[1]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格; 教育目标; 教育制度; 课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4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国家发展、个体发展至关重要,其核心任务是让学生个体具有创新性思维、创新型人格。有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条件包括教育目标、过程、制度等方面。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优先目标,通过开设思维课程、改进教育方法等举措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思维技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创新的兴趣、爱好等创新型人格,改革教育评价与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8+58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21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教育目标转型 [J].
褚宏启 .
教育研究, 2016, 37 (11) :8-18
[2]   创造力研究述评:概念、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J].
王智宁 ;
高放 ;
叶新凤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1) :55-67
[3]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模式之争及其启示 [J].
陈振华 .
高等教育研究, 2014, (09) :56-63
[4]   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研究 [J].
胡卫平 ;
俞国良 .
教育研究, 2002, (01) :44-48
[5]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 [J].
郑金洲 .
中国教育学刊, 2000, (01) :13-16+52
[6]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J].
林崇德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1) :5-13
[7]   论个性与创造力 [J].
俞国良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4) :83-89
[8]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Creative Achievement Questionnaire[J] . Shelley H. Carson,Jordan B. Peterson,Daniel M. Higgins.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 2005 (1)
[9]  
The routinization of innovation research: a constructively critical review of the state‐of‐the‐science[J] . NeilAnderson,Carsten K. W.De Dreu,Bernard A.Nijstad.J. Organiz. Behav. . 2004 (2)
[10]  
Employee Creativity: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at Work[J] . Greg R. Oldham,Anne Cummings.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199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