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

被引:13
作者
谢今范
韦小丽
张晨琛
于秀晶
胡轶鑫
机构
[1] 吉林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平流-干旱模型; 实际蒸散发;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第二松花江流域;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3.0510
中图分类号
P468.0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1971—2012年气象、水文资料和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平流-干旱模型,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反距离加权(IDW)插值、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研究了第二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ET a)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二松花江流域多年平均实际蒸散发量为435.99 mm,1971—2012年实际蒸散发量以11.82mm·10 a-1的速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并与流域潜在蒸散发的下降存在互补关系,春夏秋季实际蒸散发的上升对年际尺度实际蒸散发的上升具有明显的贡献;流域南部河源区以及北部流域下游存在两个高值中心,年实际蒸散发量分别为540.7和461.1 mm,低值中心在中部的吉林,年实际蒸散发量为223.0 mm;整个流域实际蒸散发量均呈一致的上升趋势,但其北部置信度较南部高;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压、实际水汽压的上升造成辐射能量项的上升,是造成实际蒸散发上升的主要原因;风速下降和实际水汽压的上升使空气动力学项呈现减少趋势,空气动力学项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贡献于实际蒸散发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3336 / 33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陕西关中地区实际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性分析 [J].
梅星 ;
沈冰 ;
莫淑红 .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2, 3 (01) :11-16
[2]   第二松花江水文特性分析 [J].
高兰 ;
李国浩 .
科技创新导报, 2011, (35) :125-126
[3]   长江流域潜在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的关系 [J].
王艳君 ;
刘波 ;
翟建青 ;
苏布达 ;
罗勇 ;
张增信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 (06) :393-399
[4]  
松嫩平原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J]. 张永芳,邓珺丽,关德新,金昌杰,王安志,吴家兵,袁凤辉.应用生态学报. 2011(07)
[5]   中国不同干湿区蒸发皿蒸发和实际蒸发之间关系的研究 [J].
刘波 ;
肖子牛 ;
马柱国 .
高原气象 , 2010, (03) :629-636
[6]   近50年鄱阳湖流域实际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J].
刘健 ;
张奇 ;
许崇育 ;
翟建青 ;
靳晓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2) :139-145
[7]   1960年以来新疆地区蒸发皿蒸发与实际蒸发之间的关系 [J].
刘波 ;
马柱国 ;
冯锦明 ;
魏荣庆 .
地理学报, 2008, (11) :1131-1139
[8]  
蒸发互补关系的区域变异性[J]. 杨汉波,杨大文,雷志栋,孙福宝,丛振涛.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9)
[9]   1956~2000年中国潜在蒸散量变化趋势 [J].
高歌 ;
陈德亮 ;
任国玉 ;
陈峪 ;
廖要明 .
地理研究, 2006, (03) :378-387
[10]   中国水面蒸发量的变化 [J].
任国玉 ;
郭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