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同干湿区蒸发皿蒸发和实际蒸发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38
作者
刘波 [1 ,2 ]
肖子牛 [1 ]
马柱国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国; 干湿区; 蒸发皿蒸发; 实际蒸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4.8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降水量将中国划分为干旱、半干旱、湿润和半湿润4个区域,开展不同区域中蒸发皿蒸发和多个模式模拟的实际蒸发的集成结果对比研究,探讨和分析在不同干湿背景下蒸发皿蒸发和利用观测的气象数据驱动的陆面过程模型模拟的实际蒸发之间的关系,并对导致这种关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结果:(1)实际蒸发在中国整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这与湿润和半湿润区的变化趋势一致,而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实际蒸发表现为上升的变化趋势;(2)对比不同干湿区域的结果发现,在干旱和半干旱区,蒸发皿蒸发和实际蒸发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在半湿润和湿润区,蒸发皿蒸发和实际蒸发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趋势,在中国整体上蒸发皿蒸发和实际蒸发在总体上也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3)单站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东南大部分站点蒸发皿蒸发和实际蒸发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趋势,而在西北地区大部分站点两者之间是相反的关系,这与区域平均的结果是一致的;(4)蒸发皿蒸发和实际蒸发之间在各个地区存在不同的关系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干湿背景下实际蒸发变化的主要制约因子不同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29 / 6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利用MERIS和AATSR资料估算黄土高原塬区蒸散发量研究 [J].
刘蓉 ;
文军 ;
张堂堂 ;
刘远永 ;
李振朝 .
高原气象, 2008, (05) :949-955
[2]   2000年以来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异常研究 [J].
柳艳香 ;
赵振国 ;
朱艳峰 ;
王建平 ;
陈丽华 .
高原气象, 2008, (04) :807-813
[3]   45年来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J].
申双和 ;
盛琼 .
气象学报, 2008, (03) :452-460
[4]   中国北方近45年蒸发变化的特征及与环境的关系 [J].
刘波 ;
马柱国 ;
丁裕国 .
高原气象 , 2006, (05) :840-848
[5]   蒸发皿蒸发量的物理意义、近40年变化趋势的分析和数值试验研究 [J].
左洪超 ;
鲍艳 ;
张存杰 ;
胡隐樵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680-688
[6]   中国水面蒸发量的变化 [J].
任国玉 ;
郭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31-44
[7]   近40 a中国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同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变化的关系 [J].
左洪超 ;
李栋梁 ;
胡隐樵 ;
鲍艳 ;
吕世华 .
科学通报, 2005, (11) :1125-1130
[8]   青藏高原西部地表通量的年、日变化特征 [J].
余锦华 ;
刘晶淼 ;
丁裕国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3) :353-359
[9]   华北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 [J].
马晓波 .
高原气象, 1999, (04) :520-524
[10]   华北地区水资源各分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J].
宋正山 ;
杨辉 ;
张庆云 .
高原气象, 1999, (04) :552-566